伊斯坦布尔的桑树
□吕峻涛
在省美协工作,出国交流的机会还是有那么几次。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陕西人,目睹中国四十年改革开放的历程,现在出国以后感觉中国的大中城市在物质硬件上,已不比世界上任何发达国家差多少,甚至觉得中国更好,常常引以为豪。
2014年,我曾随陕西省政协文化艺术代表团赴土耳其、意大利、希腊考察。说实话,我去这些国家看到他们的城市并不那么激动兴奋,尤其是作为习惯了吃面条和油泼辣子的陕西人,与那里的生活方式极为隔膜,甚至更加怀念故乡、故土。我不在乎异国城市的灯红酒绿,不在乎山川风物的秀丽风景,那些与我现实的生活毫不沾边,随着时间的推移消逝,一切都将成为过眼烟云。我在乎的是那种能触动我心灵的细微感受,就像我在异国邂逅熟悉的朋友那样欣喜,甚至可以和他大胆地在街头相拥。我觉得,这样的感受才真正让人难以忘怀。
我十分欣赏作家路遥的一句话:走遍全世界最富有的地方,但我更爱贫穷的中国。我感觉,路遥的出国感受和我大抵一样,只是在当今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更能看清自己的位置,做真实的自己,找准自己的奋斗目标,用现在的时髦用语,就是如何做得更有中国特色。
这次出国交流,最让我难忘的是,我们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街头两边的花坛,看到了比比皆是的桑树。我出生在陕西农村,对这种落叶乔木并不陌生。小时候,我们家院里就有一棵桑树,那是母亲养蚕用的。我极喜摘食它的果实桑葚,那种熟透了的紫黑色的果实,味甜多汁,至今想起来仍口生馋津。我之所以惊喜在异国他乡看到桑树,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中国开辟古丝绸之路经济交流的产物。它最初映入我的眼帘,让我惊喜如听到一声纯正的秦腔,不由心里感叹。那些中外商旅,他们曾在漫长的时空隧道和漫长的路途跋涉中,把中国的丝绸,也把中国的桑树带到了这里,而且这种桑树竟然能在这遥远的伊斯坦布尔一样扎根生长,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我这样说并不是信口开河,我为此曾经查考过:桑树,原产我国中部,有约四千年的栽培史。栽培范围广泛,东北自哈尔滨以南,西北从内蒙古南部到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南至广东、广西,东至台湾,西至四川、云南,以长江中下游各地栽培最多。我想,桑树之所以能传至遥远的土耳其生长,最具说服力的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中国开辟的古丝绸之路使然。这条路是公元前139年,由西汉张骞首次从长安出使西域,到达楼兰、龟兹、于阗等地,穿越中亚,翻过帕米尔高原,抵达西亚的陆路。
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今天,站在伊斯坦布尔街头的桑树,已成为中西经济文化交流的佐证,也成为中国与外国友好往来的中国风景。当现代中国以更加开放更加坚定的步伐,迈入世界大融合的二十一世纪,这条由中国开辟的古丝绸之路,将伴随着现代文明的传播,会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是的,看到伊斯坦布尔的桑树令我兴奋、骄傲,因为我看到了我们民族辉煌的既往,正像我在伊斯坦布尔的美术博物馆看到了陈列的国画、陶瓷和丝绸。我觉得这些文明交汇的印迹,是最真实的历史文化传承,而最能显现强大生命力的东西,恰恰是那种文化所孕育的文明成果。
我期待很久很久以后的一天,当我们的子孙再一次站在伊斯坦布尔的街头,又一次看到中国特色的“文化桑树”永久矗立,并且成为这座城市最动人的靓丽风景。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彦刚)笔者近日从省考试管理中心获悉,陕西省今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将于5月19日至20日进行。6月12日后通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公布面试结果。陕西省规定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