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自贸试验区 让陕西与世界深度融通 “通丝路”陕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上线

西安晚报 2018-04-18 05:32 大字

众多媒体聚焦陕西自贸试验区

4月1日,中国(陕西)自贸试验区设立一周年。一年来,自贸试验区让陕西与世界深度融通。

为进一步助推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为省内企业走出去搭建一条更加便捷的“人民币网上丝绸之路”,4月16日,“通丝路”陕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上线仪式举行,并正式落户浐灞生态区。该平台为陕西出口企业提供通关等多种服务,并可让农户足不出户就将“山里货”卖到国际市场。

30多家媒体感受“陕西自贸速度”

4月11日-12日,30多家中央和省市媒体走进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各功能片区一年来的发展建设进行了实地走访和了解,切身体验119.95平方公里的区域里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陕西样本”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崛起……

在浐灞生态区,媒体记者一行来到华夏文旅海洋公园,这个即将揭开神秘面纱的海洋馆,里面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海洋动植物,有黄河文化区、胶东渔村区、泉州古渔村区、海口疍族渔村区、印尼爪哇岛渔村区、俄罗斯布里亚特区、红海阿拉伯渔村区、威尼斯民俗区等8大特色主题,将真实地海洋渔村文化场景进行了还原,使人如沐浴海滨风情。而作为华夏文旅西安度假区项目的标志性建筑,西安华夏文旅大剧院能容纳3000人同时观看演出,剧场中央巧妙设计并修建了一座可移动观众席,目前对外接待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

采访团一行还相继走进拥有82年历史的“老字号”粮食企业,同时也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以及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中软国际有限公司、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存储芯片二期项目、陕西空港国际快件监管中心、西咸保税物流中心等,切身感受一年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在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开放新格局中的“陕西速度”。

聚焦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绩单”,一年来,陕西深耕自贸区改革试验田,使一大批知名企业纷纷入驻,国际贸易、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蓬勃崛起,助力陕西追赶超越。

丝路结算新中心

跨境电商新典范

4月16日,“通丝路”陕西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结算服务平台上线仪式举行,并正式落户浐灞生态区。作为助推陕西自贸试验区开发建设的重要金融创新举措之一,“通丝路”平台是一个由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指导、西安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运营管理、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提供人民币结算服务的国际商品贸易交易平台,主要服务于陕西出口企业及农户。

该平台通过引入陕西出口企业产品上线交易,将依托陕西自贸区浐灞功能区的政策优势,创新电子商务互动发展模式,探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联动发展离岸贸易。同时,为中小企业提供通关、融资、退税、保险等综合服务,推进自贸区内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化,助推“一带一路”沿线经济发展,共享经济红利,提升陕西自贸区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据悉,“通丝路”平台采取“出口站点+农户”扶贫模式,按照“一站一品”布局,让农户足不出户就将“山里货”卖到国际市场,实现“百县百站百品”全面开花;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链扶贫模式,搭建贫困人口“网上”创业、就业的有效途径,使贫困群众尽快实现脱贫致富。

西安浐灞生态区党工委书记杨六齐告诉记者,“通丝路”平台发展将分为三个阶段。其中2018年-2019年是稳步提升阶段,持续优化网站用户体验,及时接入海关、检验检疫部门系统端口;2020年—2023年是跨越发展阶段,着力完善平台功能,扩展上线产品品类,提升产品交易规模;2024年—2028年是追求卓越阶段,依托区块链、大数据、溯源系统等前沿技术,成为整合信息流的全产业链外贸电子交易服务商,以及深度投融资金融服务提供商。记者王佳玥

新闻推荐

1~2月陕西省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197.73亿元

  阳光讯(记者刘珺)记者从陕西省统计局获悉,今年1~2月,陕西省房地产开发在宏观调控政策作用下,施工和新开工速度放缓,竣工面积有所减少,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明显放缓;商品房销售增速减缓;待...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