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搭起舞台, 让员工对企业兴旺“上心”

陕西工人报 2018-01-30 12:26 大字

2017年,神南红柳林矿业公司通过创新机制、构建模式、重抓落实,不断提升企业创新创造能力,积极推进成果转化,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机制保障,全员充满精气神

该公司从顶层设计上进行系统思维,制定了全员“双创”管理实施办法及科研项目计划,设立了创客创新专项资金,成立了评审委员会,出台了考评激励机制,建立了创新积分个人台账、单位台账,明确了创新内容,细化了创新项目立项、申报、实施及鉴定管理流程,年终根据创新积分排名,按照优秀创客分站、创新状元、创客先锋、创客标兵等进行奖励,为“双创”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组织、资金和人才保障。目前,已经形成了1个创客总站、26个创客分站、73个创客大应用研究课题组、小组、63个大师工作室的创新管理体系。

注重过程控制,尊重员工首创精神。每月月末科技部统一组织人员现场评审、逐项鉴定,验收前所有验收项目在内部网络发布,验收时所有项目现场拍照作为验收资料留存。所有创新项目统一编号造册,年底对所有鉴定通过的创新项目进行分类汇总、编印成册,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了企业创新步伐。

该公司注重理论成果的总结推广,编印了《全员创客工作手册》《全员创客创新项目汇编》《匠心益心创新文化》等创客文化手册,以特色的创新文化激发员工创新活力。

科技创新,源头活水汩汩来

该公司按照“少人则安”的理念,加大科技投入,积极与各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开展合作,开展科研项目课题组技术攻关。

2017年,智能化管理小组积极研究实践,在智能化综采工作面系统实际生产运行中,继续对其配套的设备、设施进行调试与改进,解决了采面摄像头频繁碰撞,通讯光缆传输不稳定、频繁损坏等多个技术性难题。上月19日,25207智能化综采工作面回撤任务顺利完成,标志着该公司智能化工作面建设又翻开崭新的一页。围绕解决矿井安全、生产难题,完成了《综采工作面初采顶板垮落技术研究》、《浅埋深多煤层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研究》等6项科研项目。

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为公司创造了良好的效益。截至2017年底,共向国家专利局申报实用新型专利130项,已授权使用126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124项,项发明专利,现已全部推广应用。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有13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6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有3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2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7年,内部全员共申报创新项目230项,通过鉴定项目171项,参与创新的人员达到了全员的95%以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科技创新犹如源头活水汩汩来,不断为红柳林发注入活力。岗位创新,筑起展才大舞台红柳林公司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工作和创新的积极性,给员工们筑起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该公司将每月的创新指标量化到各个单位,以全员岗位练兵为平台,激发员工创新潜能。“双创”工作的实施,使员工发生了转变,即: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要我创变为我要创。现在,学习、思考、创客、研究已经延伸到了员工的茶余饭后,全员“双创”在矿区蔚然成风,而高端创新及高质量人才的涌出成了“双创”工作新亮点。在陕西省第四届职工科技节上,红柳林公司获得“陕西省职工创新型优秀企业”、“优秀组织单位”2个集体奖以及包括“陕西省职工优秀科技创新成果金、银、铜奖、陕西省职工(劳模)创新示范岗、陕西带徒名师、技术工人培训优秀课程、讲座、绝技绝活一等奖、二等奖在内的12个单项奖,为陕煤集团获奖最多的单位。

全员“双创”的深入开展使红柳林的追赶超越焕发了生机,使矿区日新月异,为企业升级发展创造了条件。

(田宏伟)

新闻推荐

一部《主角》写尽秦腔戏台悲与欢 作家陈彦讲述小说创作背后的故事与心路历程

陈彦记者尚洪涛摄《主角》封面作家陈彦,在繁忙政务之余笔耕不辍,继《西京故事》《装台》两部长篇小说之后,新作《主角》1月28日由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曾被《人民文学》刊发于头条...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