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鄠邑金石文字遗珍》 出版发行研讨会 专家学者发言纪要
钟明善:(中国书协顾问、西安交通大学教授)
珍惜并研究地方历史文明碎片是研究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基础学科。雍君同志多年潜心梳理鄠邑文化史料成果卓然,令人感动。我钦佩他的治学态度与精神。(于桂林途中)
杜中信:(长安大学教授、省书协顾问)
《鄠邑金石文字遗珍》是一本文献资料,也是学书法人的珍贵资料,我还是第一次见到鄠邑区有这么多的金石宝贵遗产,雍君能把它汇总起来,做成一本书,而且从编撰、印刷、设计上,都很精到,我觉得是件很了不起的事。应当感谢鄠邑区政府,陕西很多县都有文化遗产,但能支持一个书法家做这么一件事情,我觉得很了不起。雍君跟我认识多年,是一个踏实、稳重、谦虚,扎扎实实做学问的人。雍君编这本书,一是出于他对书法真正的热爱,不是把书法作为沽名钓誉的敲门砖;二是雍君编著这本书是对他家乡真诚的热爱,能够把家乡书法文化汇总成这样,我没有做到。向雍君学习,衷心祝贺!
赵力光:(原碑林博物馆馆长、文博专家)
陕西有着非常好的金石传统文化,从西周的甲骨文到商周青铜器,秦汉石刻、隋唐碑石墓志等等,陕西金石在中国占有很大的分量,明清时期有关金石方面的书籍出了很多,关于雍君这本书的编著,以一个区县来汇集,还是我见过的第一本。
李成海:(省书协名誉主席、陕西望贤书学会会长)
雍君非常勤奋好学,这本书费了很多心思。陕西是十三朝古都,每一个地方都有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鄠邑金石文字遗珍》这本书不但宣传了自己的家乡,也宣传了咱们陕西文化,宣传了中国书法艺术。
赵熊:(省书协名誉主席、西泠印社理事、终南印社名誉社长)
作为一个书法家,能出一本带有金石文字研究的专著,我为雍君感到骄傲。陕西大概有一百来个县,如果每个区县的书法同仁,都能像雍君这样把家乡文物进行整理和编著,无论对修养我们自己还是弘扬家乡的文化自信,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这也正是这本书的成功所在。
王蒙:(省书协常务副主席)
高雍君这本书,可谓一件开山之作。看了以后,觉得有三点启示:一是高雍君做事勤勉谦虚,不张扬,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一个书法家真正回归到一种文化体系状态中来,可喜可贺;二是这本书让我读出了一个新的时代风貌,高雍君这一批青年书法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勇敢站出来,为他们这一层人画像,是年轻人给我们上了一课。三是“文化”,在历史的板块上,虽然高雍君呈现的只是一个区县,但作为文化大省,每个书法家如果都有这样一个作为,那就会为陕西书法提供更丰腴的一种厚度感,提供非常有意义的基础支撑,感谢高雍君,让我眼睛一亮!
吴振锋:(中国书协隶书委员会委员、书法理论家)
《鄠邑金石文字遗珍》的出版,对于古都书法文化界来说,是一个标志性的工作。是否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来谈这本书:一是这本书的资料来自鄠邑文物。我们知道,尽管一些专业研究者群体近几十年出了许多成果,但相对来说,周边区域的书法研究还远远不够。高雍君以独立学术视角选择了碑林周边区域的文物作为研究对象,仅此一点就值得称道,也对其他区县有一个示范作用。书中涉及的比如柳公权,以往书法史常见最多的是楷书,行草书,但篆书碑额少见。但这次新出版的《唐故圭峰定慧禅师碑》碑额就给人以震撼,这对柳公权研究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补充资料。二是高雍君的研究方法。他尽力在做好文字考释的基础上,阐释和描述文物上文字书写的书法学意义。而一般的文物文献大都是从史学角度进行,很少有美学观照,这个特点是雍君这本书的美学意义所在。三是雍君通过一个区域文物的第一手资料的搜集疏理,事实上为这个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一个基础。这需要耐得住寂寞和坚守,而雍君做到了,他在一个文化空框中选择了坚实的填充,是值得恭贺的。
史星文:(中国书协理事、陕西省书协常务副主席)
这本书很感动我,它能对鄠邑区这个地方金石文字搜求这么细致,考究这么翔实,又做得这么精美!雍君为人谦和,做事低调,对书法执着追求,他做的这项工作,是基础性的工作,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份工作。我送他一句话:作学问雍容大度,为人和谦谦君子。
薛养贤:(中国书协理事、西安交通大学书法系主任、教授、博导)
《鄠邑金石文字遗珍》这本书,奉献了文化的活化石,这些文物的再利用、再发挥它的价值,让我提高了见识,比谈文化更有操作性,所以我觉得见与识,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雍君现在做的这个事情,是让更多的人通过实物一见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第二个是识,对一个东西缺乏一个基本的判断,所以没有见识,就不可能把工作做好,如何把自己的事业扩大,如何把自己的识能力提高,不光要见,更是要识。雍君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祝贺!
魏杰:(国家画院研究员、终南印社社长、西安美院副教授)
首先祝贺雍君大作出版,我觉得雍君从一个书写者到一个研究者,这样一个华丽的转身,难能可贵!这与他好古情结有关,雍君因为研究这些文物,对他的书法一定会有一个大的促进作用,我觉得搞书法的人,能有一些好古的情结,能有一些收藏的情怀,这实际上不是经济和金钱上的事,主要是学术上的陶冶情操。明清时,很多书法家都有这样的情怀,大大促进了书法的进步,我觉得雍君这点特别好。
石瑞芳:(西安市书协主席)
首先代表西安市书协表示热烈祝贺。这本书精美大气,图文并茂,形式非常新颖,在文物研究和书法鉴赏上都是一个很好的结合,具有很高的学术学习和研究价值。这本书经过三年的编辑,历经了数年修改,其中艰辛的程度可想而知。从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鄠邑数千年书法演变的过程,更看到了一个书法家深厚的学养、知识,以及他对书法知识的探索和热情。
马河声:(著名书画家、作家)
文化人,至少有一门文化作为支撑,这才能走得更远,写字是小道,但它关乎大道,大道就是天地人,书法最根本的就是中国古典文、史、哲学,确实越老越觉得书法越难,高雍君在他四十多岁,能有这样很扎实的一部专著,从书中能够看到他的学问、文字修养,他的书法是稳健的,是一步步地追求书法的味道,从书法的传统过来的,我觉得雍君的将来前景应该是很大的,雍君首先是搞学问的人,其次才是书法家,这样艺术才能发扬光大,对雍君表示祝贺!
陈根远:(碑林博物馆研究员、文博专家)
以省市县行政区划为单位的金石文字系统的梳理书籍,我好像没看到过,陕西基本上是没有的,雍君这个工作是开拓性的。这本书按说更早应该由文物部门的同志义不容辞地担当下来,出版这样的书,梳理出来,我作为文物界的工作者感到惭愧,更增加了我对雍君的敬意。雍君把他生于斯、长于斯的鄠邑区几千年的金石文物搜罗在一起出了这本书,我为他骄傲。文化是书法家的底色,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无疑是书法进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我觉得雍君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书法家,今天他奉献于我们的《鄠邑金石文字遗珍》,证明了这一点。
刘天琪:(西安工业大学教授)
做学问是非常艰辛的事情。这本书的出版,建议当地政府搞一个全国学术研讨会,针对本书从学术角度举行一个深入研讨会,推动整个区域的金石研究、文化传播,我想这样的贡献会更大。
伏海翔:(西安博物院收藏部主任、终南印社副社长)
首先,拿到这本书,感到震撼。这本书内容庞杂,什么都有,要将这么多的青铜、砖瓦、印章、钱币、兵器、墓志等集中一起进行系统编辑,肯定有很大的困难,但是,高雍君出色完成了这个任务。其次,鄠邑从文物出土量来说,并不是文物出土的密集地,但是高雍君把这些零散的文物系统整理起来,实际上就是把古鄠邑散落的珍珠串成了美丽的项链,然后给大家分享,这充分体现了文化人的责任和担当。
新闻推荐
自去年11月起,陕西中能公司安保大队通过在班组、专业、业务领域等开展小而精的技能“微竞赛”。该大队通过确定培训项目、编写培训课件等方式,让培训内容适合队员岗位需求;根据执勤人员实际情况,分年...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