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与长安
蕉叶式神农式凤势式伏羲式清代郎世宁所做《弘历观荷抚琴图》(局部) ,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
○朱文杰
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独有的一种乐器,历来被视作华夏正声、元音雅乐的代表。古琴被列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是古代文人雅士的必习之技。同时,琴又与剑一起成为古代文人雅士喜爱的随身之物,有琴心剑胆之说。“和雅”“清淡”是古琴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的至境,被誉为“圣人之器”。
源出陕西
有关古琴的记载最早见于《诗经》《尚书》等文献。《尚书》载:“舜弹五弦之琴,歌南国之诗,而天下治。”可知琴最初为五弦,周代时已有七弦。东汉应劭《风俗通》:“七弦者,法七星也,大弦为君,小弦为臣,文王、武王加二弦,以合君臣之恩。”这个“文王、武王加二弦”,就是指西周开国之君,在长安建丰、镐二京的周文王、周武王。
汉·刘籍说:“琴者,禁也。禁邪归正,以和人心。始乎伏羲,成于文武,形象天地,气包阴阳,神思幽深,声韵清越,雅而能畅,乐而不淫,扶正国风,翼赞王化。”而“成于文武”进一步说明古琴至周文王、周王武而完善。
汉·桓谭撰《新论》载:“昔神农氏继伏羲而王天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地,于是始削桐为琴,练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焉。”《尔雅·大琴》载:“〈世本〉云:神农作琴。亦作神农琴。”《杨子》载:“昔者神农造琴以定神,禁淫僻,去邪欲,反其天真者也。”追其根,溯其源,古琴亦为神农所制。
多数专家认为神农氏即炎帝。《国语·晋语》载:“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陕西宝鸡清姜河)成。”这是中国历史最早记载炎帝、黄帝与陕西渊源的史料。以古琴为神农所制,陕西当然是古琴诞生之地。
兴于长安
古琴在《诗经》中也频频出现。《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鼓琴”;《诗经·小雅·常棣》:“子好合,如鼓瑟琴”。这说明古琴至少在春秋时期,就在民间非常普遍、非常受人们喜爱。
两汉至魏晋时期,琴在士人中非常流行。蔡邕所著《琴操》是现存介绍早期琴曲最为丰富而详尽的专著。还有刘向所著《说苑琴录》,扬雄所著《琴清英》。当时著名的琴人还有司马相如和恒谭等。
刘向、扬雄在汉长安城天禄阁供职,担任校书。恒谭因其父于成帝时为太乐令,西汉末年,“谭以父任为郎,因好音律,善鼓琴”,后任掌乐大夫,是当年著名的古琴演奏家。恒谭“博学多通”亦是东汉著名哲学家、经学家,还著有《琴道》,可惜未成,后由陕西扶风人班固续成。
被称之为赋圣、辞宗的司马相如,汉景帝时在长安任武骑常侍,曾为进京的梁王刘武写《如玉赋》,得刘武以“绿绮”琴回赠。“绿绮”是一张传世名琴,琴内有铭文曰:“桐梓合精”。
司马相如后辞职离开长安,到梁王的梁地生活,又从梁园返回四川,“琴挑文君”,以《凤求凰》演绎了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后人则谱得琴曲《凤求凰》流传至今。司马相如40岁时被汉武帝召进京,再次入长安。他精湛的琴艺配上“绿绮”绝妙的音色,在长安名噪一时。后来,“绿绮”就成了古琴的别称。
终南回响
“绿绮”为四大名琴之一,而另一四大名琴的“焦尾琴”也与长安关系紧密。《后汉书》记载:“蔡邕泰山行,见焚桐,闻爆声曰:‘此良木也\’,取而为琴。”,是为“焦尾”。
蔡邕精通音律,蔡邕的女儿蔡琰,字文姬。自幼受父亲熏陶,也是一位音乐天才。《后汉书》李贤注引刘昭《幼童传》中有记载:“邕夜鼓琴,弦绝。琰曰:第二弦。邕曰:偶得之耳。故断一弦问之,琰曰:第四弦。并不差谬。”当时蔡琰仅九岁幼童。
传说文姬出嫁的时候,焦尾琴成了她的嫁妆。但她出嫁以后命途多舛,辗转各地,据说这把焦尾琴一直伴在她身边。战乱年代,新寡的蔡文姬被掳到匈奴,成了匈奴左贤王刘豹之妻,后曹操平定北方,派出使者把她赎了回来。文姬遂作传唱千古的绝响《胡笳十八拍》。
有关蔡邕与蔡文姬的史料存世极少,关于焦尾琴的下落,一说是蔡邕带到长安,死后归于朝廷。再一说是一直随文姬,而今蓝田蔡文姬纪念馆前的汉白玉雕像,就是文姬正在弹奏焦尾琴。
蔡邕在长安终南山下生活了三年,著有《琴赋》,还在蓝田、曲江作五曲《游春》《绿水》《坐愁》《秋思》《幽居》,即“蔡氏五弄”。蔡文姬也有名列十大古曲的传世琴曲《胡笳十八拍》,父女两代被后人称为“终南琴派”的创始人和奠基人。
古琴是中华五千年文化中的瑰宝,它以其历史久远、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珍视,成为西方人心目中东方文化最经典的象征。2003年,古琴被列入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新闻推荐
新华社杭州11月29日电(记者夏亮)2017-2018赛季中国女子篮球联赛(WCBA)29日晚结束了第八轮比赛的争夺,北京队在客场险胜山西队后豪取八连胜,成为联赛开赛至今唯一保持不败的球队,上海队则在主场大胜辽宁,...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