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为追赶超越提供强劲金融动力 ——陕西金融业5年发展回眸

陕西日报 2017-08-09 07:22 大字

本报通讯员雷和平张宏亮

十八大以来,在国家持续扩大内需、保障和改善民生、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陕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省经济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具体到金融方面,融资总量适度扩张,融资结构不断改善,金融与经济实现良性互动,为追赶超越提供强劲金融动力。

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业实现较快发展

从总体上看,十八大以来,陕西金融改革不断深化,金融运行平稳,金融总量适度扩张,融资结构明显优化,金融对促进陕西经济增长发挥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随着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陕西金融业实现了较快发展,对经济贡献增大。一是金融机构类型更加丰富。截至2016年末,陕西省银行、证券、保险业机构数量为289家,其中地方法人金融机构147家。随着金融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汽车金融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的设立,填补了全省金融领域空白。二是金融业对经济增长贡献较高。2016年,陕西每百元GDP投入的人民币贷款为124.82元,较2012年提高28.89元,保险密度为1874.66元/人,较2012年提高901.26元/人。截至2016年末,陕西省有上市公司45家,较2012年末增加6家,证券业累计筹资额达到1680.34亿元,是2012年末的2.43倍。三是金融业实力不断增强。2016年,陕西省金融业增加值为1176.59亿元,同比增长10.9%,高于同期GDP增速3.3个百分点,占全省GDP比重为6.1%。近5年累计提高2.69个百分点,为历史最高水平。

融资总量快速增长融资结构不断优化

十八大以来,陕西省紧抓金融深化改革机遇,通过“双推双增”“四对接一扩大”等政策,引导陕西省融资总量的适度增长和融资结构的不断优化。近5年,陕西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2.1万亿元,较之前的5年(2007年-2011年)翻了一番。社会融资规模快速增长,有力支持了全省经济发展。与此同时,融资结构不断优化,直接融资占比显著提升。近5年,陕西省直接融资增量累计2900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比重为13.8%,较之前5年提高7.4个百分点,其中,企业债券融资呈现高速增长。

信贷总量保持较快增长支撑经济的效能提升

十八大以来,人行西安分行积极贯彻稳健货币政策,通过“窗口指导”和货币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在保持陕西省信贷投放稳步增长的基础上,突出对民生工程、经济弱势领域的支持,不断提升信贷支撑陕西经济发展的综合效能。一是信贷总量较快增长,加大薄弱环节支持。截至2016年末,陕西省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2.42万亿元,在全国排第17位,近5年年均增长14.9%,高出同期GDP增速5.1个百分点。同时,在信贷投放上,更加注重引导信贷投向“三农”领域、小微企业、保障房建设等经济薄弱环节和民生工程。近5年,全省涉农贷款余额超过5800亿元,年均增长18.2%,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30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21.4%,保障性住房开发贷款余额超过1100亿元,年均增长24.9%,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二是信贷投放重点突出,区域分布更趋合理。近5年,陕西省本外币信贷资源在三次产业间的比例由0.8:38.7:60.5变化为1.0:45.6:53.4,第二产业贷款占比明显提高,促进了全省能源化工工业、装备制造业以及建筑业实现较快发展。另外,从区域分布看,经济相对落后的陕南地区,人民币贷款余额占全省的比重从6.69%提高至7.10%,提高0.41个百分点。2016年,陕南地区在全省经济总量的占比较2012年提高了2.2个百分点。

金融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机构负债业务转型加速。2016年末,陕西省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3.57万亿元,近5年连续突破2万亿元和3万亿元两个整数关口,年均增速13.0%。同时,金融机构负债业务转型加速,市场化定价存款产品增长加快。截至2016年末,全省结构性存款余额超过900亿元,较2012年末增长3.36倍,协议存款和大额存单从无到有,2016年末余额分别为1278.5亿元和798.9亿元。截至2016年末,全省市场化存款产品余额超过5200亿元,占各项存款余额的比重为14.7%,较2012年提高5.9个百分点。

新闻推荐

陕西省取消19类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

本报讯(记者陈艳)日前,省政府办公厅印发《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调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和试行简化审批程序决定的通知》,深入推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根据目录,电热毯、助力车、摩托车...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