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应是铜川中医药的临床方向 ———访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院长赵宏
本报记者 吴洋凯
在陕西省首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铜川分论坛会场,记者专访了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院长赵宏。聆听了她对铜川中医药文化及产业发展的建议和意见。
“很荣幸参加此次论坛交流活动。铜川文化底蕴深厚,独有的“五色”文化产业(红色革命文化、金色佛教文化、青色陶瓷文化、绿色养生文化、黑色煤炭文化)如果能和中医药“打包”在一起,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必将进一步得到丰富和拓展。作为一座开放的城市,对外界资源和人才的引进还需进一步加强。”赵宏说。
赵宏是中国针灸学会秘书长、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院长,承担着国家“十一五”攻关课题“针灸优选方案治疗功能性便秘和抑郁症规范化研究”“电针太阳穴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研究”等,擅长三叉神经痛、失眠、眩晕等常见疾病的临床治疗。
赵宏表示,铜川是孙思邈的故里,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又有中医药生产基地。要发展中医药产业,必须进一步“擦亮”中医药这块金字招牌。一是打破传统,运用新思维,借助新媒体来加强宣传,让全世界知道铜川。二是参与中医药标准的研制,促进中医药标准的传播和应用。三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中医药在“治未病”领域内的临床实践水平和能力。国家卫生部门一直强调,要发挥针灸在“治未病”方面的作用。根据铜川的地理位置和发展现状,铜川在“治未病”领域应该有所行动,积极发挥中医药的特色疗法,如中医药熏洗等传统疗法,将孙思邈书中记载的知识用于现代人。四是提升中医药服务体验,打造突出文化特色的中医药旅游产业。五是促进中医药学术团体与企业、医疗机构的对接,充分发挥学术团体在承接政府职能中的作用。
新闻推荐
打造铜川中医药文化经济产业链 ———访青岛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室主任王威
本报记者吴洋凯在陕西省首届“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论坛”铜川分论坛会场,记者专访了青岛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室主任王威,他就当前国际中医药领域前沿热点,结合铜川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陕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陕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