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千年“柴窑”是怎样浮出地面的 访西安市柴窑博物馆馆长王学武

三秦都市报 2016-11-12 00:00 大字

????王学武

王学武:西安市劳动模范,九三学社社员,全国民办博物馆联合会理事,陕西省民间博物馆协会理事,陕西省收藏家协会理事,西安市柴窑博物馆馆长,西安市博物馆协会理事。

据文献记载,柴窑居中国五大窑首位。但长期以来柴窑没有明确记载的传世器、出土器和窑址,故成为中国古陶瓷史上的“千年之谜”,也成了学术界、收藏界争论的话题。近日,记者走进西安柴窑博物馆,听陕西省收藏家协会理事王学武先生讲述柴窑被揭开神秘面纱的历程。

千年之谜浮出地表

记者:是什么原因促使您专注于古陶瓷柴窑的瓷器研究呢?

王学武:改革开放以来,各大城市迎来迅速扩建的浪潮,西安从城内扩建至城外到二环三环基建如雨后春笋般的兴起。那时我在经营实业,机缘巧合遇见从基建地底挖掘出大量瓷片,从此迷上瓷器。随着对瓷器了解的深入,越来越觉得古陶瓷对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我告诉自己,必须把它们一片片收集起来,形成一种力量,还原柴窑的历史面目,证明柴窑的真实性。这些埋藏千年而又重见光明的瓷器,尽管只是一些碎片,但以其精美的图案和优美的造型,古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之作令人称奇。

位列“五大名窑”之冠

记者:柴窑在中国瓷器中处于什么地位?

王学武:柴窑是指五代后周柴荣统治时期定期烧造的天青釉瓷器,也是历史上唯一以皇帝姓氏命名的瓷窑。明朝《宣德鼎彝谱》中记载“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将柴窑排在第一位,明清以来,文人雅士根据柴窑瓷器的特点将其列为“五大名窑”之首,被人们尊称为“中国瓷皇”。

“片瓦千金”价值连城

记者:柴窑的特征有哪些?

王学武:柴窑有“四如”特点:一、青如天,即青瓷颜色中略带有天空中的蓝色。它不是“天蓝”也不是“石青”,而是“绿中闪蓝”的基本色调,与传统青瓷的“艾绿色”、“淡青色”、“橄榄绿”是有明显区别的。二、明如镜,是指釉水。柴窑的釉质釉水必须有“滋润细媚”的质感。一个“媚”既点明釉水要“妩媚动人”,滋润光细,是玻璃质感较强的透明釉,才有古人的“明如镜”之比喻。三、薄如纸。是指小型器物如杯、盏、碟、盂之类的,器壁大多在1毫米左右,有的薄至0.5毫米,白色胎质细密坚韧,技术上才能拉坯极薄,且在近1300℃的高温窑内不变形,器壁极薄可透光,它是当时全国所有窑场唯一能够生产天青釉薄壁瓷器的。形容“纸”它不是指现代的大型机压纸,而是晚唐五代时期的棉麻粗纤维沉淀纸,古人用“薄如纸”来比喻。四、声如磬。是指烧制窑温在1260-1330℃间,特指盏类的“薄壁”器,釉光明亮不开片,其声音才可敲击如“磬”,清脆悦耳悠长,似佛塔上的风铃。柴窑瓷器之贵重,古代即有“片瓦千金”之说,可谓价值连城。

历经曲折清丽出尘

记者:您是如何断定馆藏古瓷出自柴窑的呢?

王学武:我综合运用历史学、文献学、考古学、鉴定学、标型学甚至地理学等等学科的知识,对柴窑瓷器进行追踪、搜集,研究,事实证明柴窑就在陕西耀州。根据史料有关柴窑特征的记载,我逐条逐条的来追根溯源,寻找原物。如《格物要论》记载“柴窑,出北地”,关于北地之说,有人泛指中国整个北方。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对照郭沫若先生绘制的中国地图,寻找“北地”,从各个历史碑刻中寻找“北地”,历经曲折,终于澄清:“北地”是指五代时期的北地郡,即是宋代耀州所在地,正是出青瓷的地方。又说“柴窑烧者,青如天,滋润细媚,有细纹,多足粗黄土”,我们收集的瓷器实物特征一一如此对应且相应。古陶瓷鉴定界的泰斗耿宝昌老先生见到这批古瓷时激动不已,对此赞不绝口。王铂涵刘飞王晓东

新闻推荐

连接陕西和欧洲经贸合作新纽带 西安货运班列开往华沙

????中欧班列启程开往华沙8月18日,载有41只“中欧班列”统一标识的集装箱国际货运班列驶出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一路向西到达9000公里以外的波兰华沙,标志着西安至华沙的中欧班列正...

陕西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陕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