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陕西> 陕西新闻> 正文

第十七届群星奖复赛结果出炉 陕西省7件作品成功进入决赛

西安日报 2016-09-13 00:00 大字

板胡与鼓《丝路欢歌》演出场景。(记者 杨力 摄)

本报讯(记者 陈黎)昨日记者获悉,作为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的一项大奖,针对基层评选的第十七届群星奖复赛结果已经出炉,陕西省7件作品成功进入决赛。  

据了解,第十七届群星奖分初选、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全国共有5052个作品参加初选参赛,随后268个作品进入复赛的作品经过评选后有84个进入决赛,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四个门类作品各21个。

据悉,陕西之前共有12件作品进入群星奖的复赛和决赛,其中4件直接进入决赛。复赛评选之后,又有3件成功“闯关”,至此陕西共7件入围决赛。这7件作品都有着鲜明的地域感。它们分别是:群舞《岁月拴马桩》、板胡与鼓《丝路欢歌》、关中曲子《沙海情话》、歌曲《天下黄河九十九》、小品《情感营销》、秦腔小戏《哎呀呀》、陕北说书《乐三边》。

其中,小品《情感营销》由西安群艺馆编排演出,用诙谐幽默的叙事手法,刻画了一位推销员与一位大妈之间陌生却熟悉的真情,讽刺了现今社会的人们各种冷漠并且缺乏安全感的情感缺失。这个小品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唤醒人与人之间和谐美好、互信互爱的人间真情。 

群舞《岁月拴马桩》,表现了一位大学生望着有历史印记的拴马桩,冥想中穿越,看到了关中马帮汉子们艰难跋涉的历程。板胡与鼓《丝路欢歌》以崭新的构思将板胡与鼓等打击乐巧妙地结合,表现了新丝路欢乐腾飞、发展的新景象。秦腔小戏《哎呀呀》刻画了一位心系百姓、深入基层的好县委书记形象。男声独唱《天下黄河九十九》用质朴的语言和富有陕北地域特色的曲风,表达了陕北人民对黄河母亲的热爱与颂扬。关中曲子《沙海情话》用隔空对话的浪漫主义手法,说唱中郭老汉追忆了与老伴沙海相伴30年,共同植树造林5万亩,让家乡万亩沙漠变绿洲的动人故事。陕北说书《乐三边》曲调唱腔热烈欢快富有感染力,融入陕北民歌、快板等元素,抒发了陕北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满心喜悦之情。

据悉,“十一艺节”将于10月15日启动,第十七届群星奖决赛将于10月16日至19日在西安举行。

两会亮点

西安城墙音乐会精彩上演

音乐大家演绎丝路华章

本报讯(记者 雷县鸿)昨天晚上,西安城墙永宁门瓮城内灯光璀璨, 2016西安城墙音乐会在这里精彩上演。作曲家赵季平,陕西爱乐乐团团长崔炳元,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等音乐界著名人士携手陕西爱乐乐团,共同演绎丝路华章。

西安城墙作为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名片,有着“文化国门”的美誉,它延续着长安这座文明古都的历史文脉,并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承担着传承和发扬丝绸之路文化的历史使命。昨天晚上,“文化国门·丝路籁音”2016西安城墙音乐会在这里精彩上演。整场音乐会分为上、下半场。开篇演绎了赵季平创作的《丝绸之路瞬间》组曲,带着大家一同探寻丝路起点之城的文明符号;接下来,观众们又欣赏到了赵季平、赵麟父子创作的《大秦帝国》交响乐组曲。下半场开篇便是赵麟创作的大提琴与笙协奏曲《度》,马友友与吴彤默契的“琴笙合奏”更是将此曲演绎得婉转悠扬,将整场音乐会推向了高潮,全场观众起立鼓掌,掌声久久不能停息。

图为国际著名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在演出中。

(首席记者 李明 摄)

新闻推荐

中秋晚会惊艳亮相 多家媒体聚焦西安 “耐得起细看 经得起回味”

2016年央视中秋晚会现场(记者冯炜摄)本报讯(记者轩辕杨子)中秋之夜,2016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如期在西安大唐芙蓉园上演。随着绝美的“月光盛宴”通过央视一套和四套并机向海内外观众直播,不但...

陕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陕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