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商洛:优化举措 加快特色产业融合发展

农业科技报 2021-04-01 08:39 大字

通讯员 刘宏超 全媒体记者 周廷

近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召开全省乡村产业工作视频会,商洛市应邀交流了加快特色产业三产融合,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经验。

紧扣发展根基筑牢融合基础

编制《商洛市“十四五”菌果药畜和木耳、茶叶、冷水鱼等产业发展规划》,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培育出一批以商洛核桃、柞水木耳为代表的“特质”农品。以创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建设产业强镇、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发力点,推动肉鸡产业转型升级、木耳高质量发展,促进特色产业点、线、面融合跨越发展、全产业链升级。

扭住关键环节打造融合纽带

以延链补链、科技驱动、绿色循环为主抓手,厚植中药制造、肉类加工、果蔬加工、植物油加工、精制茶加工、粮食加工等农产品加工版块,开发健康食品、功能农品等系列产品。深化“校市对接、院企合作”,加快绿色生产、生态循环、农机农艺融合等技术创新和成果应用。推动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实现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6.12%,位居全省第一。

聚焦特色品牌丰富融合载体

依托商於古道生态文化旅游、秦岭山水风情休闲、秦风楚韵旅游体验“三走廊”,弘扬农耕文化,展示田园风光,推介精品线路,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成功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1个,中国美丽休闲乡村6个。落实扶持政策,促进新型经营主体晋档升级、做大做强,增强融合带动实力,去年新认定市级龙头企业11个、现代农业园区14个、示范家庭农场14个。实施品牌“点亮”工程,开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试点市创建,43个农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柞水木耳荣获“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

打造样板高地释放融合效能

实施互联网+农产品进城入户工程,建设一批农村互联网创业创新实训基地、孵化基地、创业园区。密切经营主体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协作攻关,组建李玉院士工作站,开发木耳深加工产品80多种。推行借袋还菇、托管代养、入股联营等模式,引导2506个经营主体带动9.91万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受益贫困户达到15.29万户,户均产业收入6649元。

创新工作机制增强融合保障

商洛市委、市政府将特色农业列入“四大产业增长极”之首,成立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的推进专班,建立清单管理、项目推进、信息调度、考核激励等工作推进机制。市财政设立木耳等特色产业专项发展资金,推动特色产业加快融合发展,形成了农业高质量发展奋勇争先的良好局面。

新闻推荐

陕西柞水:强化措施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本报商洛讯(全媒体记者周廷)近年来,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统筹农业农村、环境、水利、交通等行...

柞水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柞水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