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从“头”开始

西部法制报 2019-12-03 01:44 大字

李章进王咸康本报记者李煜

一场降温,让商洛市和柞水县两级政法委包扶的柞水县营盘镇龙潭村迎来了今冬首场大雪。尽管天寒地冻,但村民心里却感觉如春天般的温暖。

11月22日一大早,龙潭村帮扶工作队队员们带着电推子、香皂、毛巾等用品来到三里桥,为贫困群众洗头、理发,然后将带来的衣服为他们穿上。

工作队队员们有的忙着给村民理发,有的忙着讲解政策。五保户王银权激动地说:“你们上门理发,不光为我们省了钱,也让我们少走几公里路去理发了,你们真是好人啊!”宋登魁接过话说:“这是我们段书记买的电推子,让我们为大家理发、洗衣服,更换床上用品,清扫房前屋后卫生。”

原来,柞水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段晓芳在走访时发现,村里许多五保户和贫困户头发都很长了,可由于龙潭村距街道还有3公里远,一天只有一趟过境班车,来去很不方便,加上很多老人腿脚不便,理发这样一件小事,成为困扰他们的一个难题。

贫困户赵富财前段时间因为上山采摘五味子不慎摔伤,出不了屋。听说工作队要上门来理发,他特意在家烧旺柴火,以免工作队队员们受冻。理完发,赵富财对着镜子左看右看,开心得合不拢嘴。“这些干部真好,咱自家娃都做不到这些。”围观群众也不时发出赞叹。

像这种感人的场面,只是商洛市、柞水县两级政法委在包扶龙潭村过程中的一个缩影。工作队在创新方式方法、培育干群感情、调动群众积极性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尝试着。他们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四支队伍”中的主导作用,大力开展产业党员带技术、流动党员带信息、普通党员带团结“三带”活动,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工作队推行了“74211”工作模式,即工作队常驻和临时派驻工作人员周一至周日7天必须全天候坚守工作岗位;保证至少4名工作队队员常年驻村开展工作;增派2名公益岗位人员常年驻村协助开展工作;工作队每半个月将贫困户全面走访一遍,每季度将非贫困户走访一遍。“74211”工作模式确保了工作力量和工作时间,彰显了“统包统扶”扶贫理念。他们在龙潭村开展送法镇村行、院落会议讲政策、田间地头送技术等活动,不断提高群众政策法规水平,增强种植养殖技能,根治“等、靠、要”思想,树立增收致富的信心和决心。工作队先后召开村组院落会议170余场次,进行专题培训60余场次,放映电影宣传50余次。

深夜,河水从村头潺潺流过,奔波劳累了一天的工作队队员们还在伏案工作,他们的耳边又回响起第一书记王礼鹏曾说过的一句话:“要打赢脱贫攻坚这次硬仗,就得从一点一滴做起,从一件件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小事着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群众心里,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满意!”

新闻推荐

招募民宿女主人 打造“陕旅阿庆嫂”式民宿高级管理人才

11月28日,“民宿女主人陕旅“阿庆嫂””启幕仪式暨2019陕旅云尚旅宿新品发布会在太白山成功举办。陕旅集团党委副书记、董...

柞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柞水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