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变“金鸡”打开致富门 访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下深镇永印土鸡散养场负责人陈永印

农业科技报 2019-11-26 07:54 大字

农业科技报—中国农科新闻网记者 陈萍 李梁愿

记者:请谈一下你的创业历程。

陈永印:也说不上什么创业历程,往往是生活把人往前推呢。我小的时候,父母亲都是残疾人,家里姊妹5个,两个男孩,我是老四。家里为了给哥哥娶媳妇,摊了一堆烂账,供我上学上到初中,实在上不起了,我就去潼关金矿打工,当时也就十五岁啊,下了三年矿井,一年才能落下几百块钱。

记者:那么小就下矿啊。

陈永印:家庭条件差么,没办法。后来想下井总不是个长久的营生呀,就开始种植黑木耳。黑木耳当时市场价很高,一斤28元钱,可是等我种出来以后,价格掉到了14元,扛了一年没有卖,最后不得不以10块钱一斤的价格脱手,还好保住了本,没亏太多的钱。

记者:创业的道路总是艰辛的。

陈永印:那些年,我还谈不上什么创业,就是看人家干啥能赚钱,就跟在别人的后面学着干。看到我们相临的村子有人加工门竹门帘,我就跟着干。干着干着每次送货的时候,再收上一些,倒运到西安市竹笆市,一季(2-7月)能挣下个七八千元。靠着加工贩运竹帘子,挣了几年钱,我娶媳妇成了家,生下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生活逐渐稳定下来。

记者:创业的心总没有变?

陈永印:那是,要过上好日子,一定要比别人多一些心眼。卖了几年竹帘子,抵不过邻村人工厂化生产、营销,利润空间也越来越小,我便开始养鸡。2012年,由于没有任何经验,一次就赔了3万元。主要原因是自己分不清公鸡母鸡,不懂得肉鸡市场的需求。当时只知道养鸡么,把鸡养大养肥就行,进的鸡仔儿,长大了全是母鸡,鸡苗与饲料花了4万块钱,春节市场上人都选公鸡买,才卖回来1万,赔掉3万。

记者:那怎么办呢?

陈永印:我是个倔脾气,不撞南墙不回头。第一年亏了,家里人都说别养了,我谁也没有告诉,一个人找到高陵一家鸡场买了1000只鸡苗,喂了七八个月,饲料养殖和散养结合,挣了近3万块钱。有了信心后,我就逐步扩大规模。到目前散养鸡年出4000只,出栏零售60元一只,年产值24万,刨掉鸡苗、饲料、药物、人工,收入还是十分可观的。我还登记了个人散养土鸡工商营业执照:永印土鸡散养场。

记者:这回总算是是有产业的人了。

陈永印:哎,这算什么产业啊,是罪也该受到头了。我小时候父母身体残疾,自己4岁玩耍时跌了一跤,被树枝戳掉一只眼球;目前儿子上初三,二女儿上高中,大女儿出嫁了,4000只鸡也就仅仅维系住家里不断增长的花费而已。

记者:那你就不想着把你的养鸡事业再干大一点儿?

陈永印:当然,不过那也得有机会,有资金上的支持。我目前除了寻求残疾人创业扶助贷款资金,还准备联系几个贫困户,大家一起干,共同走向富裕之路。

新闻推荐

美如画! 快看商洛的第一场雪

1月17日,商州、洛南、柞水等地迎来了入冬的首场雪。霎时间,村庄、田野全都笼罩在白茫茫的大雪之中,让人直呼,雪景美如画,人们...

柞水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柞水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