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国家开发银行陕西分行 为陕西脱贫攻坚提供强大金融新动能

三秦都市报 2017-07-12 03:22 大字

改造前的院落

改造中的院落

肩扛千斤谓之责,背负万石谓之任。

当下,全国各条战线的脱贫攻坚冲锋号已经吹响。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更是在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关键时期发挥着开发性金融的独特功能和制度优势。

对陕西来讲,脱贫攻坚不仅是政治任务,还是最大的发展机遇,是以补齐短板推动发展、实现追赶超越的关键一招。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起着重要的输血功能。将金融的输血功能融入到脱贫攻坚战中,既是增加扶贫投入的重要渠道,又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举措,对此,为实现陕西在2020年全面脱贫的目标任务,国开行陕西分行(以下简称陕西分行)充分培育新动能,激发新活力,不仅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还严格落实陕西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相关要求,按照“易地扶贫搬迁到省、基础设施到县、产业发展到村(户)、教育资助到人”的思路,不断创新金融扶贫方式。

截至2017年6月,陕西分行已发放***贷款284亿元。其中,今年发放124亿元,预计全年发放233亿元,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开发性金融支撑陕西扶贫攻坚的绚丽诗篇。

6月28日至29日,我们随陕西分行有关人士在商洛柞水、洛南调研,以事实说话,用事例见证。

助学贷款 改变一个家族的命运

商洛市柞水县下梁镇新合村二组,54岁的樊德全是名地地道道的农民,也是名“傲气”十足的农民。用同村人的话来讲,之所以傲,是因为樊德全家的小儿子考到了北京,在国字号的中国医科大学上的研究生,如今毕业了,在商洛市里的大医院上班。

见到樊德全,并没有想象中的“傲气”十足。问及这些年靠什么来支撑孩子上学的相关费用时,他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拿了根秸秆,一边在地上划拉,一边小声地说:“哪有什么支撑,都靠的是国开行的贷款,娃儿才一直上下来。”

说到这,柞水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齐泽宏介绍,樊德全所说的国开行助学贷款,其实就是陕西分行早在2007年就面向全省实施的生源地助学贷款。其中,本科生每年可资助6000-8000元,研究生每年可资助12000元。

“我们家娃儿还有9000元的贷款没有还清哩!不过到明年,也就差不多了,毕竟现在在市里的大医院工作了嘛!”接过齐泽宏的介绍,樊德全的这句话不知是自言自语,还是有意在“炫耀”,引得在场的人都笑了起来。

齐泽宏表示,陕西分行在2007年推出这一资助政策时,全县只有十几名学生报名参与。到了2008年知道的人一下就多了起来。

“樊德全家的儿子上了一年陕西中医学院(现陕西中医药大学)后,才到县里来申请的陕西分行的资助。他们家的娃儿还是有出息的,是村里目前唯一一个考到北京去的。”齐泽宏说。

据了解,樊德全所在的新合村与其毗邻的金盆村、西川村和老庵寺村,同为柞水县西川流域脱贫攻坚的连片区域。在这一区域中,最受到村民们关注,也是影响最为深刻的,就是陕西分行的助学贷款。

新合村相邻的金盆村一组村民王平家中,是典型的因学致贫。据下梁镇经发办主任方翔宇介绍,国家定的贫困线为年收入在2855元以下,省上定的贫困线则是在3015元以下,如果说这户家庭全年的收入减去支出小于3015元,那么就可认定其为贫困户。

“像王平家,全年的收入减去孩子全年的学费支出,大大低于3015元,甚至是负数,那么我们就判定他们家属于因学致贫,因此在这一方面,我们要加大对他们的扶持力度。”方翔宇说。

来到王平家的时候,只有王平的老母亲一个人在家,得知我们的来意后,老人家不断地重复着:“国开行好!国开行好!没有国开行的贷款,家里的两个女娃儿别说上大学了,早就嫁人生孩子去了。”

陕西分行高效免息的助学贷款,给了众多矢志通过高考跳出农门的学子以机会。反之,教育扶贫也是陕西分行全面扶贫开发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该行的教育扶贫“到户”,推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据统计,自2007年在陕西开展生源地助学贷款业务以来,陕西分行通过向贫困学生提供生源地助学贷款,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高等学业,累计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75.09亿元,支持123.21万人次的贫困家庭大学生。

其中,仅2016年发放贷款7.77亿元,惠及11.85万名贫困大学生。作为开发性金融机构,陕西分行在注重教育扶贫之外,还发挥大额、中长期、批发的资金供给优势,2016年,向全省公路项目提供融资258亿元,累计融资2300亿元,支持项目占同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的76%。

基建到县 完善一个区域的面貌

在西川流域,于2016年11月份通车的下(梁)-老(庵寺)路上已经是车水马龙。“经常有挂着外地车牌的车过来,说着普通话,下车就说我们这里景色好,要在这宿营。”老庵寺村的帮扶干部陈帮霞说。

与陈帮霞所述相印证的是老庵寺村的农家乐。柞水县财政局企业股负责人张锋介绍,在下老路通车之前,村里倒也有农家乐,不过只有一家,还没有门头,这通车之后,不仅农家乐多了,而且是带门头的也多了。

此外,该村还依托原有的一个小水库,开发了一个名为白龙山的景区,蓝天绿树碧水之旁,楼台亭阁遥相呼应。“这样一来,我们就更能承载从西安过来的周末近郊游客了。”陈帮霞说。

这些道路及基础设施的完善,都来自陕西分行实施的基础设施“到县”,多措并举改善贫困地区人居环境。主要为交通:道路桥涵的整修维护、通组路、连户路的整修;小型水利:水库整修、污水处理及人畜饮水安全;学校安全;环境整治:危旧房改造、改圈改厕。

在老庵寺村等西川流域的连片贫困村内,不仅有下老路连接着各个村子,使得各个村庄都能更加便利的联络,而且还能使各个村子里的山货,便捷地通过电子商务走出乡镇走出柞水,面向全国。

截至2017年6月,陕西分行向全省51个贫困县承诺贫困村基础设施贷款195.39亿元,已发放83亿元,惠及4295个贫困村、510万人,这些资金能够建设2.3万公里村组道路、1537个校安工程项目,解决251万人的安全饮水和3566个贫困村的环境整治问题。

产业入户 充实群众的增收致富新路径

从柞水县转向洛南县,我们看到陕西分行脱贫攻坚战的另一片新天地。成立于2009年的洛南县广汇兔业专业合作社,在当地小有名气,但因其产业类型,抵御风险能力弱,导致带动贫困户致富能力不足。

按照广汇兔业的模式,他们首先是代贫困户养种兔,待贫困户有能力进行培育的时候,广汇再免费为贫困户提供技术和兔笼,等到贫困户将兔子养到一个月或是5斤左右时,广汇便又以市场价回收。

此举虽然只让贫困户承担饲料费用,但是广汇却面临资金短缺和赊销的尴尬境地,始终不能做大做强。面对此类问题,陕西分行完善推广“四台一会”模式,以批发的方式融资支持贫困地区群众发展生产力。

而何为“四台一会”?即组织平台(由政府牵头)、贷款平台(发挥开发性金融的资金优势)、担保平台(即通过积聚社会资源、土地资本和其他收益性资产而形成的履行风险担保职能的专业性担保机构)、公示平台(定期向社会发布贷款者的还贷情况,以保证开发性金融的资金安全性),以及群众(包括企业和贫困人口参与的)信用协会,其目的是使每个参与平台的企业和贫困人口增强“守信理念”,通过自查和互查的方式促使每个授信对象严格使用贷款,并履行国开行所规定的还本付息条款。

“四台一会”的基本思路,就是把贫困人口、企业和产业发展融为一体,通过发展地方经济和县域经济、培养产业优势、提高各类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对贫困人口的吸纳,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共同分享改革和发展的红利。

因此,“四台一会”既是治理结构,也是引导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制度设计。显然,开发性扶贫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但同时又要以扶贫为工作主轴,既要发挥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组织优势,又要发挥企业在扶贫工作中的“支撑优势”,还要发挥国开行在扶贫工作中的融资优势。

陕西分行在完善“四台一会”过程中,搭建以省供销集团为龙头的省级产业扶贫机制,探索形成“政府+开发银行+供销集团+龙头企业+贫困户”的产业扶贫融资模式,累计发放贷款0.43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000户。

针对农村合作社这种形式,在洛南县创新搭建县级“四台一会”农业产业扶贫机制,引入省再担保公司担保防范风险,发放贷款0.35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78人脱贫致富。洛南县的投融资公司——洛南县德星农业综合扶贫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业务部经理苏萍介绍,陕西分行对广汇这类农村专业合作社的贷款,不仅手续简便,解决了合作社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让合作社和农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福利。

据了解,陕西分行还向全省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整体承诺贷款437.5亿元,投放贷款和专项建设基金77.9亿元,惠及18万户、60万人。

陕西分行党委书记、行长成永旭表示,开发性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坚持用真情扶真贫、出实招见实效,聚焦***,因地制宜创新支持模式,融资融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驻陕金融机构,陕西分行已将自己融入到陕西追赶超越中来。今后,将继续坚持***、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坚持发挥开发性金融的功能和作用,以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着力点,聚焦精准,突出脱贫,注重实效,全力支持陕西脱贫攻坚工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文/图张超岳峰

新闻推荐

商洛:乡村校园传出“税收声音”

“小溪水,小微微,都到大河去交税,大河全靠溪水汇,浇灌大地无限美。”……这是近日笔者在陕西省商洛市安航希望小学采访时,从教室里传出的儿童歌谣。近年来,地处秦岭深处的商洛市地税局坚持“熏陶学生、...

柞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柞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