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好支部带富一方 好党员带动一片 柞水乾佑街办脱贫攻坚帮扶正当时

三秦都市报 2016-10-28 00:00 大字

????建立贫困户手机端二维码平台建立贫困户手机端二维码平台,,做到了精细化管做到了精细化管理和动态化监测

????田间地头脱贫攻坚党员公示牌

10月26日,秋雨绵绵。正在蔬菜大棚基地的王学军电话响个不停,他一边接电话一边逐个检查大棚的防雨保温以及蔬菜长势情况,因为这60多座绿油油的蔬菜大棚可是该村58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增收的“宝贝疙瘩”。检查完大棚,叮嘱雨季蔬菜作务注意事项后,他又指挥修路建桥的人们抓紧施工等。随后,他驾驶着自家的越野车趟过河流,奔赴在下一个脱贫帮扶对象的路上……

在柞水乾佑街办,像王学军一样“5+2”、“白+黑”奋战在脱贫攻坚帮扶一线的党员干部有100多名,他们都勤恳、敬业、热情积极帮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换来了贫困群众的认可和称赞。

今年以来,在柞水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县扶贫局及各包扶单位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乾佑街办把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放在心上、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突出“支部带动强村、产业引领富村、能人示范带村、文明创建美村”,出实招、用实劲、求实效,谱写了一曲脱贫攻坚帮扶正当时的强音。

党建引领

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

柞水县乾佑街办车家河村,距县城8公里,全村总面积60.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2.53公顷,林地面积6006.18公顷。辖6个村民小组。村内山大沟深,群众住居分散,基础设施条件落后。

王学军是车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在国家扶贫政策出台后,王支书立足村情实际,结合自然环境,探索出了致富奔小康、带领全村脱贫摘帽的良策。在现有的环境下,他积极利用自然环境,鼓励贫困户扩大核桃、板栗建园科管,积极争取各方资金投入和技能培训。目前,在芦才沟实施核桃、板栗标准化建园达500亩,既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又积蓄了增收后劲。为带动贫困户脱贫,提高贫困户致富的积极性,他成立荣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设施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种植,畜禽养殖产业,目前已吸纳103户群众加入了合作社,种植设施蔬菜65亩,大棚香菇9万袋,发展猪苓种植1000亩。有力地带动了贫困户增收。

在实际工作中,乾佑街办瞄准贫困村摘帽和贫困户脱贫目标,积极调整产业布局,把支部建在基地、协会、合作社和企业上,推行“支部+合作社(协会)+基地+贫困户”的党建促发展模式,由村社党支部牵头组建的涉农产业经济组织26个,由村班子成员领办的产业实体14个,建立脱贫攻坚党员示范点54个,成立产业党小组14个,组织包联干部、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认真落实“八个一”活动(即拉一次家常、讲一次政策、帮一次家务、干一次农活、吃一次家常饭、扶一个产业、解一个难题、送一次温暖),以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充分发挥了各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小组示范带动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同时,街办成立了以党工委书记为组长,街办主任和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联村领导、包村干部、村社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按照有办公地点、有专人办公、有办公设施、有工作制度的“四有”要求,及时建立完善了街办脱贫攻坚作战室,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实行挂图作战。精选了4名干部,全面负责脱贫攻坚日常工作,实行挂牌上岗、开门办公。结合街办实际制定下发了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逐级签订脱贫攻坚军令状和承诺书,细化分解任务,夯实工作责任,构建人人肩上有担子、有责任,齐心协力真扶贫、扶真贫的工作格局,确保精准脱贫工作责任落实到行动中、体现在成效上。

产业突破

创新支部+X模式立下军令状 立誓拔掉贫困穷根

“扶贫先扶精气神,既要管好肚子,更要管好脑子”。在充分发挥宣传教育在脱贫攻坚中重要作用,进一步统一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认识,凝聚智慧力量,切实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懒惰思想,营造了竞相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不断邀请县上专业技术人才到街办开展烹饪技术、药材种植、大棚管理、核桃管理等技能培训,认真组织贫困群众参加雨露计划、就业培训、家政培训等,不断提高脱贫致富技能,推动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

“在实际操作上,我们街办以支部+园区+贫困户、支部+基地+贫困户、支部+企业+贫困户、支部+示范户+贫困户等多种方式推进,各驻村党员干部都立下军令状,立誓要和群众打成一片,通过产业引导、出谋划策、积极帮扶等方式,重点打造建设设施蔬菜、特色养殖、农产品加工,贫困户采取入股分红、承包经营、土地流转、劳务工资等形式参与。目前,已发展大棚265亩280个,土蜂养殖110箱,生猪养殖180头,成立了柞水县农贸循环农业产业园、陕西博隆生态农业有限公司2个产业园区,各类经济组织及部门完成核桃建园2000亩,发展中药材种植3000亩,建成食用菌大棚80多个,设施蔬菜160个,占地130余亩,培养畜禽养殖大户40余户,有效带动207户660人脱贫致富。”谈及脱贫攻坚帮扶数据,街办经发办主任郑正前如数家珍。

为保障脱贫攻坚帮扶工作的顺利实施,街办创新实施“112”管理机制,即在各村社建立一张产业进展示意图,及时跟进了解产业发展情况;对照“网格化、清单化、图表化、精准化”要求,做到户有一套详细资料,村社有一个标准化档案室;以村社为单位,建立贫困户电脑端管理信息平台和手机端二维码平台,做到了精细化管理和动态化监测。同时建立了“月会商”制度,及时分析各村社脱贫形势、研究各村社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各村社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办法,定期对各村社产业发展情况、干部包抓贫困户情况和群众增收情况进行检查,对各村社,驻村工作队实行月考核、月评比、月通报。对***工作认识不清、措施不力、成效不明显、工作滞后的村社、驻村工作队和包扶责任人要通报批评,追责问责,确保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文/图袁锋

新闻推荐

“一个人的毕业典礼”引发关注 王功娜找到工作了

本报杨凌讯(薛保华杨远远记者田亮)“我工作了,在柞水县特色农业发展中心,隶属农业局的事业单位。谢谢学校领导、老师、同学、校友们的关心和帮助,我一定会珍惜来之不易的这份工作,通过努力回报社会。”...

柞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柞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