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治理”释放“大能量” 文章字数:1417
韩昌晋 陈风军
2月9日,镇安召开全县“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现场推进会议,县四套班子主要领导、相关县直部门负责同志、镇办党工委书记、受表彰村社区负责人和片长80多人参加观摩,与会人员通过参观示范点拓思路、介绍经验晒亮点、表彰先进树标杆等形式展开交流。
该县“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1844”机制运行以来,构建了以片区为单位,以片长为基础,以群众为主体,以大数据平台为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实现高效能。
“过去,我们这里有个防洪渠,垃圾乱倒,臭气难闻,自刘宏祥当了片长后,带着片区老老少少整治环境,规范垃圾收集,慢慢形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这里环境干净了,我们住着也舒适了。”月河镇罗家营村下河湾片区群众葛小云这样说。
自“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开展以来,月河镇探索实施了“三色管理、两行两不行”机制,把片长八项职责与当前的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社会治理、项目建设、民俗文化五项工作相融合,对片长实行月考评、季考核管理,考评结果用“红、黄、绿”三色公示,并与片长工资挂钩,与公益岗位人员绩效工资挂钩,与党员评议和评优树模挂钩,抓住了片区管理“牛鼻子”,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局稳定。
据了解,月河镇按照抓点示范、全面推进的思路,在快速启动罗家营、西川村两个示范村建设的同时,同步推进川河等8个村“人盯人+”创建工作。截至2021年12月,累计监测问题1169个,处置办理1115个,全面激活了社会“微细胞”,实现了联系群众“零距离”。
在云盖寺镇金钟村二组的香菇大棚里,片长张富友正带领片区的5户脱贫群众做着香菇菌棒进棚前的准备工作,这是春节过后他们进棚的第4天,张富有乐呵呵地说,“我们初六就开工了,赢了个好兆头。”
在云盖寺镇,像张富有这样带领群众兴产业的片长还有很多。他们将其与党的建设、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探索建立了“小片长、小产业、小建设、小荣誉”“四小工程”,使“人盯人+”小片长发挥大作用、“户帮户”小产业促进大提升、“片连片”小建设带来大变化、“家比家”小荣誉晒出新风尚,把片区群众牢牢地捆在产业链上、绑在乡村建设链上、绑在社会治理链上、绑在精神文明建设链上。
据云盖寺镇镇长全亮介绍,该镇充分发挥“小片长”作用,围绕“小产业”发展木耳320万袋,种植红豆杉1万亩,制作手工挂面200多户,栽培蓝莓年产1750公斤,发展以香菇、茶树菇、球盖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80万袋;围绕“小建设”建设小超市46个、健康服务室12个、建设理发室11个、建设小菜园3个、自助银行代办点7个、生态停车场26个、建设片区图书室25个、片长播报室25个、文化小广场8个、片区小影院7个、调解室65个;围绕“小荣誉”,开展“奉献之星”“孝敬之星”“发展之星”“守法之星”“友爱之星”“五星家庭”评定活动,设置荣誉墙,对评选情况进行公开公示,晒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
“自从片长组织群众打扫石关路以来,来这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我的生意也越来越好了。”经营着镇安县西口回族镇北阳山户外农家乐的马勇说道。
石关路沿线属北阳山喀斯特地貌,景色优美,游客众多,但是游客反映,“石关路景色不错,却道路上落石较多,通行不便。”为解决这一问题,石关路沿线片长加强日常巡查,发现落石就及时组织群众清扫干净,让石关路成为旅游的风景路,群众的致富路。
镇安县“人盯人+”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开展以来,让一个个“小细节”“微治理”连缀成线、成面,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吴杭陈风军)今年以来,镇安县柴坪镇党委、政府以开展一次培训、一次评优、一次竞赛、一次观摩、一次检查等“五...
镇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镇安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