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打好“产业牌”让群众富起来
回龙宏丰食用菌产业园
陕西海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油料生产加工车间
达仁镇小蚕养育工厂
永乐街办山海烤烟种植基地
云镇红豆杉产业基地
油用牡丹基地
镇安板栗基地
镇安安业清真产业园生态养殖基地
走进镇安的每个乡村,笔者看到一片片中药材种植基地里,白芨、射干、二花正蓓蕾绽放、花香四溢;一座座塑料大棚食用菌产业园里香菇、木耳等争先恐后疯长,密密麻麻;一栋栋扶贫工厂里贫困群众当起了产业工人,笑声不断;一个个镇安电商物流平台线上线下在售的农产品种类繁多,销售额飙升……近年来,镇安县立足本地优势,充分发挥“三带四联”利益联结机制,畅通资金、资源、资本内循环,着力打好产业扶贫牌,依托扶持政策引路子,做强产业立柱子,促民增收赚票子,初步形成了镇安“三个三”特色产业扶贫“新路径”,为全县脱贫摘帽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种模式合力
将“满天繁星”变成“富民银行”
眼下,镇安天元康红豆杉博览园里,城市里的市民乐享亲子采摘欢乐时光,生态餐厅里畅享视觉与味觉双重盛宴,悠然的生活让人“怦然心动”。据园区负责人介绍,该博览园现已投资3.01亿元,完成红豆杉繁育扦插400余万株,产业化种植0.8万余亩,盆景2万余盆,解决当地群众就业3400余户,其中贫困户664户。
围绕市场需求,结合资源禀赋,镇安按照“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思路,探索出了“园区+合作社+贫困户”企业+合作社+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三种产业发展模式,重点发展茶叶、蚕桑、食用菌、中药材、油用牡丹、红豆杉、林果(核桃、板栗)、魔芋、烤烟、养殖(白山羊、岭南牛)等特色产业,一批农字号项目打破工农界限,耦合产业链条,支撑起农业发展的大舞台,不仅克服了“零敲碎打”现象,而且构建了惠民富民的“绿色银行”。
培育“园区+合作社+贫困户”模式。通过招引龙头企业入园发展特色产业,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帮带贫困户互惠受益。依托4个省级产业园、7个市级示范园,组建合作社150多个,带动2300多户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实现稳定增收。县上以大坪、回龙、米粮、月河等镇农业产业园区为龙头,全县栽培食用菌1038万袋,带联贫困户1805人,实现贫困户当年快速脱贫。
探索“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对市场前景好,周期长的产业,由企业引导能人大户组建合作社,带联贫困户发展。百盛缫丝是镇安农业龙头企业,公司出资扶持合作社建立小蚕共育室或者标准化养蚕工厂,育成三龄小蚕后直接发放给农户分养,订单回收鲜茧,确保蚕农稳定收益。目前,全县年发种1.2万张,蚕农平均年收入10000元。
实行“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对于短平快的“小众产业”,由合作社直接与企业签订合同,订单生产。镇安扶持和发展麒源祥养殖、栗乡缘茶叶、绿然蚕桑等159个专业合作社,吸引贫困户参与供销流通各个环节,使农户成为产业链条的“第一供应商”。仅养蜂产业全县就有30个合作社,吸纳蜂农500多户。
据悉,全县共引进和建设龙头企业71家、成立村级产业发展公司148个,带动贫困户1.3万户,户均增收4000元。由财政投入在全县150个村(社区)和47个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建设“扶贫工厂(车间)”,就近就地解决贫困人口就业4062人,户均增收5000元。
三条渠道合奏
将“孤掌难鸣”变成“璧合珠联”
回龙镇和坪村协调118户贫困户争取金融扶贫贷款584.5万元,投资建成全县第一家光伏电站,年实现产值99.764万元,让农民成为农村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资金链上的受益人。
镇安县结合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农户参与的方式,建立自主发展、产业托管、入股合营三个群众增收渠道,实现入股分红、平台务工、创业就业等渠道获得多重收益,让农民由旁观者向参与者、打工族向老板转变,打出一套群众增收“组合拳”。
县上把4200户发展能力强、发展条件好、有项目的贫困户确定为自主发展型,由其自主发展,公司统一监管、统一回收、统一销售。像盛泰农业公司,发放鸡苗5万多只,猪仔3000多头,带动贫困户1250余户。
对于产业发展有一定技术要求,没有能力发展的贫困户,可以由政府引导将其托管给合作社或者村级产业公司经营。如高峰镇正和村贫困户将兰花托管给杰维兰花合作社,并参与日常管护,合作社以自己的技术和场地对兰花进行培育、塑形和销售,利润五五分成。
对于投资大、风险大的产业,由贫困户以自己土地、资金入股到合作社和村产业发展公司,与带联企业合股联营,企业提供反担保,保证入股资金安全。青铜关镇丰收村产业发展公司将易权到村2500万元的童话磨石沟景区及配套设施,入股到陕西至成文旅,占股30%。前5年企业成长期,协议约定每年给村集体分红30万元,20%留作村集体经济积累;80%分给全村579户农户,每户每年分得414元,5年后按实际收益分红。
三个环节合拍
将“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管”
针对产业发展的难点和资金需求,镇安县立足县域特色产业基础,破解脱贫的根本之策,实施全方位、精准化、系统化的政策补助,分别在“土地流转、生产加工、市场营销”三个环节上定政策,靠政策驱动、资金撬动、激励推动来引导企业、合作社、能人大户与贫困户有效联结,实现了利益共同体的倍增效应。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建成桑园5万亩,累计生产食用菌1038万袋,发展中药材7.85万亩、油用牡丹2.66万亩、红豆杉1.55万亩,新建改造茶园8000亩,新建茶叶加工厂4个,烤烟移栽2.7万亩,魔芋播种7600亩,新增畜禽养殖12.53万(头)只,板栗科管11.9万亩,核桃科管建园11万亩,完成67个村级光伏扶贫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建成村级光伏扶贫电站2个。
在土地流转环节上,该县围绕“两园四带”(产业示范园和企业孵化园,着力打造旅游服务产业带、特色种植产业带、特色养殖产业带、立体农业产业带)产业布局,启动实施农业特色产业三年振兴计划,整合资金1.5亿元,做大做强四大传统产业和六大特色产业,由政府主导、村级产业公司负责,三年零地租,一次性集中流转给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大户建设产业基地,促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实现每个镇有1-2项主导产业,每户贫困家庭有2个以上稳定增收项目。
在生产加工环节上,县上区分产业发展的难点和资金需求,精准扶持、补助龙头企业和种养殖户。今年县财政出资415万元,为全县6.6万农户购买“农业综合保险”,切实增强农户抵御和防范自然风险的能力,为群众吃下定心丸。如县上对投资量大的食用菌产业,每袋给予1.5元补助,建设标准化加工厂,给予设施投资30%的补助,降低企业建设成本,带动群众产业、就业增收。据了解,镇安设立1000万风险补偿金,放大贷款1个亿,用于支持新型农业主体发展产业。全县新申报省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龙头企业2个,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3个,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2个。
在市场营销环节上,镇安注重品牌奖励,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奖励2万元,获得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奖励1万元。县上还借助“互联网+”“陕南八大件”等平台,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地建立农产品专营店5家,建成运营“云田商城”“京东镇安”等特产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站点20个,电子交易额1.1亿元。加快镇安板栗交易市场建设,成立供销电子商务公司,促进镇安特色农产品“上网、入市、销全国”。(陈风军倪方海陈维智)
新闻推荐
不管是陕南秦巴山区的层峦叠嶂,还是陕北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在当地人看来,“只要选对了产业,劣势也能变成优势” “拦路虎”如何变成“摇钱树”
在陕西延安,苹果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主导产业。东方IC供图从陕西省镇安县县城驶进秦巴山区,大约四十分钟后,一排风格别致...
镇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镇安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