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 我们在路上
王丹
康志峰
王海荣
编者按: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用责任捍卫尊严,以事实匡扶正义,用良知记录民生,以笔头抒写真情……他们就是记者。还有一群人,他们长年累月在基层,热爱宣传勤笔耕,挖掘典型人和事,甘当绿叶衬花红……他们就是通讯员。
今年11月8日是第20个记者节,在此,本报撷取奋战在新闻采写第一线的记者和通讯员的文章,听听他们的体会,感受他们的情怀,分享他们的辛勤与欢乐。
我是公安宣传人
王丹
我叫王丹,是商洛市公安局宣传科的一名民警。从警15年来,在一年又一年的认知、历练、积累中,我对公安宣传工作的热爱始终不渝。
处处留心皆学问。记得我的第一篇新闻稿件的素材,是从山阳县一个基层派出所民警那里获得的。派出所辖区有个贫困户,家中孩子面临失学。时任山阳县公安局领导得知此事后,将该贫困户作为自己的帮扶对象,多年来资助孩子上学从未间断。于是我多方了解,根据这个事情写了篇《公安局局长多年帮扶贫困学生受群众称赞》的通讯稿并发表。这件事对我很有启发,此后,在日常公安宣传工作中,我养成了用眼、用心去观察,用嘴去讨教、用手去记录的好习惯,让我受益匪浅。
2010年7月,商洛遭遇洪灾,商州、洛南、商南、丹凤县公安局民警全力投入抗洪抢险中,我和战友们随警作战采写稿件。从集体到个人、从公安民警到武警官兵、从受灾群众到党员干部,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在我们的笔尖一一呈现,一幅幅抢险救灾的画面,在我们的镜头中记录。通过连续报道,上级领导给予高度关注,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我们的宣传工作受到省公安厅通电表扬。
为了更好地掌握公安宣传工作的特点,我系统学习了法律法规,摘记学习笔记5万余字,并先后参加了省、市相关部门举办的新闻写作培训班,参与了省、市主流媒体推出的《走进基层警营》《警察故事》《探案故事》等栏目宣传,弘扬公安良好形象。
讲好公安故事。2007年3月16日深夜,一名女民警带领抓捕小组,在商州区某小区埋伏,当临街二楼的一扇窗户被打开,一个壮汉从窗口跃出,刚一落地,就被这名女民警迅速制服。这位临危不惧的女民警就是商洛市公安局商州分局城关派出所民警雷朝霞。我采访了她,对她扎根基层、爱岗敬业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报道后,在社会上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2011年5月,我见到了商洛公安系统破案专家樊有宏,他在指纹比对、心理测谎方面很有一套。从领导和同事们的口中,我了解到樊有宏爱岗敬业、默默坚守的故事,随后,我把樊有宏的感人事迹宣传报道出去,让群众知道这位公安破案能手。
2014年8月,由于持续干旱,山阳县中村镇黄家村受灾严重。这一情况引起了时任商洛市公安局局长雷雨的高度重视,雷雨带领民警深入黄家村田间地头,察看农作物、河道治理及基础设施建设情况,我随行采访。雷雨他们走村串户,让村民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此事经媒体报道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
构建公安宣传矩阵。近年来,为适应新媒体宣传需要,商洛市公安局积极构建公安宣传矩阵。我有幸参加了省公安厅、市政府、《西部法制报》等部门组织开展的新媒体宣传培训活动,熟悉了新媒体宣传渠道。
11月8日是记者节,作为一名参与其中的通讯员,我感到很自豪。对我来说,通讯员不仅仅是一个身份,也承载着我的一份责任、一份信念、一份担当,还有对宣传工作的热爱。在此,我想说,我将继续做好公安宣传工作,为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贡献力量。
(作者系商洛市公安局宣传科副科长)
宣传工作辛苦并快乐着
康志峰
11月4日,收到《西部法制报》约稿通知,让我写一篇政法宣传工作的感悟文章。
这让我倍感荣幸,同时也顿感压力之大。伏案沉思,我的脑海里浮现出“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要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的谆谆教导。
作为县级公安机关的一名兼职宣传民警,30余年来,我深深地体会到宣传工作快乐、宣传工作光荣、宣传工作艰辛。我对公安宣传工作的感悟是:
首先,要鼓足“四气”,奠定基础。撑足“底气”,就是要具备写作知识、收集素材,为写好宣传稿件提供第一手资料,打好基础;激发“朝气”,就是要在“新”字上下功夫、在特色上做文章、在实践中找思路;接好“地气”,就是要深入基层、结合实际,使文章有生命力,弘扬正能量,发出好声音;寻找“灵气”,就是要实事求是,既要写得实在,又要写得鲜活,形象生动,确保标题、内容、文字吸引眼球。
其次,把握“制高点”,寻找“闪光区”。就是要紧密围绕中心,围绕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社会普遍关心的热点,策划好宣传主题。深入工作实际,挖掘新闻内涵,创新宣传方式,找出工作的亮点和舆论的关切点,把宣传工作做到实处、做到基层、做到群众的心坎上,确保宣传工作出彩、出新。
再次,注重“环节”,挖掘亮点。采访时,应当获取新闻要素和典型情节,挖掘客观、真实、典型的素材,使新闻情节生动、富有感染力;写作时,应当从点点滴滴的人和事进行归纳、整理、提炼、分类,选出有意义、新颖的素材,写好稿件;宣传时,应当站在时事政治的“制高点”,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播正能量,弘扬正确价值观,搭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纽带。
最后,我要说,新闻就在我们身边,只要善于挖掘,勤于笔耕,就会写出好文章。在公安宣传的岗位上,我辛苦并快乐着。
(作者系榆林市佳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政工监督室主任)
用情用心用功讲好故事
王海荣
屈指算来,我从事公安新闻宣传工作已经12年了。一路走来,我深深地感到,公安宣传工作发挥着内聚警心、外树形象的作用,选择了它,就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和努力,作为一名通讯员,在公安宣传工作中我有几点体会:
首先,要弘扬社会正能量。宣传民警要深入挖掘警营中默默奉献、流血牺牲的感人事迹,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和鼓舞士气,汇聚起同心同德、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还要敢于带头亮剑,抵制错误的思想和言论,让正能量牢牢占据意识形态的制高点。
其次,要坚持创作导向。如何使正面宣传更富吸引力、感染力?如何使“官宣”由模式化、套路化变为生动鲜活,让群众和民警爱听爱看、产生共鸣?这就要求宣传民警经常深入基层、深入警营,从民警火热的战斗生活中汲取营养,创作出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让宣传正能量如涓涓细流滋润、鼓舞广大人民群众。
再次,要不断开拓创新。随着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公安新闻宣传面临着开放透明、全时监督的舆论环境。融媒体时代,要建立和运营好公安自媒体平台,打造微博、微信、头条号、抖音等公安宣传矩阵,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进行传播,让公安宣传更加鲜活、更加接地气、更具亲和力。
最后,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新闻宣传是一项时效性很强的工作,要准确把握好“时、度、效”,创作出精品佳作,宣传民警要常怀敬业之心,切实做到“学、思、践、悟、行”相统一。学,要树立学习的理念,及时了解公安工作动态,准确解读政策,选准宣传突破口,拓宽信息传播途径;思,要紧贴公安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围绕公安工作宣传重心,制定具体措施,确保宣传工作的实效性、真实性、严肃性、引导性和权威性;践,要深入群众、深入一线,了解社会治安和基层公安现状,反映民生民愿,做到“采、写、编”一体化;悟,要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做到新闻宣传“快、新、准”;行,要主动作为,把党的政策给群众讲清楚、讲透彻,在宣传中春风化雨,引导群众,服务群众,凝聚人心。
时光荏苒,初心依然。新时代,火热的警营每天都上演着忠诚与奉献的感人故事,这些故事感染着我,让我更觉宣传工作使命在肩,需快步前行!
(作者系渭南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处民警)
记者工作伴我成长
本报记者刘嘉
今年11月8日,是第20个中国记者节。
2007年,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来到了西部法制报社,成为一名政法专线记者。记得我第一次正式采访恰逢“6·26”国际禁毒日,第一次直面荷枪实弹的武警和公安民警,第一次看到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海洛因、冰毒等毒品,我的内心除了震惊和冲击,更多的是激动和沉重。激动的是政法机关的强大、警用装备的先进和现场感受在电视里报纸上才能见到的场景;沉重的是看到毒品的危害和残暴,不择手段的犯罪分子,毒品像瘟疫一样蔓延。那一刻,我默默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一切通过我的笔和镜头记录下来,让人们了解违法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更要了解守护平安的政法干警。
2008年我跟随时任陕西省委政法委领导前往榆林市调研综治维稳工作,正在拍照时,我听闻发生了“5·12”汶川大地震,陕南汉中、安康等地出现险情。作为一名汉中人,我内心很慌乱,第一时间想到家人的安危,可是电话无法接通、信息无人回复,焦虑和不安笼罩着我。一路上,我不停拨打家人的电话,终于听到“家里都好,你不用担心……”才放下心。这时,我看到领导们神情焦急,下达着一道道救灾指令,关心老百姓安危,我的眼睛湿润了。
记得2010年,我跟随报社老师前往安康采访正在建设中的十天高速公路,途经茅坪镇,遇到施工单位正在炸山开路,第一次爆破40分钟后,着急采访的我横穿爆破区,遭遇塌方,瞬间山上落石如雨而下,一名工人及时拉着我躲到一块大石头背后,我才侥幸没被落石砸着,现在回想起来依然历历在目。那时我看到满面尘灰的建筑工人,真心感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还记得,2012年初冬的一天,山里降雪,我跟随西安市公安局鄠邑分局(原户县公安局)太平森林派出所民警进山抓捕偷猎者。当天6时多,我和5名民警在村干部的引导下,步行5个多小时,赶到黄羊坝附近一个废弃的土坯房,发现了大量被猎杀的野生动物。我们在蹲守的几个小时中,先后抓捕了4名偷猎者,缴获了两只猎枪,特别是在抓捕偷猎者孙某和周某时,他们所持的猎枪子弹已经上膛。那次共同的抓捕经历,让我和时任太平森林派出所所长的刘延英成了好朋友,然而侦察兵出身的他不到40岁,就因突发疾病去世了,我为失去一个好友感到悲伤,也因公安队伍失去一名优秀民警深深惋惜。
2013年,一年走路穿坏8双鞋的西安市公安局新城分局社区民警汪勇的事迹受到市局领导的关注。在西安市公安局新闻中心的引荐下,我采访了汪勇。朴实、腼腆是他给我的第一印象,但谈起社区警务工作时,他立即娓娓道来,可是让他谈成绩时,他只说:“我干了自己该干的事,没有什么成绩不成绩的。”不过,在社区居民的眼中,他为老百姓干了许多事,帮了许多忙。我有感而发的新闻稿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经过多家媒体宣传报道,汪勇的事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他先后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全国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他的事迹,不但感动了社会各界,也深深地打动了我,他把社区警务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干,我也要把新闻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来干。
2018年10月,在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直播活动中,我第一次作为融媒体记者在节目里出镜。这是新的挑战,我积极与执行法官沟通,参与方案制作,在面对全国40多家媒体的实时直播中,让我得到了历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12年的记者工作,我是不起眼的一员,没有拿过大奖,没有特别贡献。但是记者工作伴我成长,我要不断学习,在岗位上耕耘出一片沃土。
记者的节日,给自己一份鼓励,给自己一个目标:挑战自我,不断前行,做专业法治新闻宣传工作者!
新闻推荐
本报讯(鲁炜记者李煜)商洛市山阳县一老人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和侥幸心理,造成火灾,最终获刑。近日,此案由山阳县人民检察院提起...
山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