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铜匠的铜器活 戴协军
本文作者采访石师傅(右)
石师傅制作的铜器
铜器的铸造和使用,在我国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华夏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近日,当县政协领导邀请我进行老手艺调研时,我欣然接受,来到王阎镇天桥社区李树园组一个老铜匠家,探寻老铜匠及铜器的故事。
刚到铜匠家场外,早已等候在那里的社区副支书刘行军与铜匠就远远地打起了招呼。我简单说明来意后,老铜匠便搭梯上楼,搬出好几箱蒙满灰尘的铜器活家什,匆忙清扫之后,打开了匣子:“我们铜匠又叫小炉匠,就因为我们打铜器用的炉子比铁匠小得多。铜匠与小炉匠也不是完全一样的,小炉匠主要是修修补补,像过去给锅碗瓢盆的修补。小炉匠手艺学成、出师了,能做铜器,才是铜匠。正经做铜器,收入好些,不用走村串户地叫喊,人也舒坦,不时还有酒肉款待。”
这个铜匠叫石正顺,是山阳县王阎、照川两镇现今仅有的两个铜匠之一,也是这个区域的第二代铜匠。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因为家里较穷,经人介绍,石正顺师从当时天桥公社(后曾改为乡和镇,2014年并入王阎镇)九岩沟小队铜匠戴炳胜,一学就是十余年。由于他诚实好学,后来不仅成为师傅信任的徒弟,而且当了上门女婿,因此得到了真传,除学得补锔镶焊全套手艺外,还做得一手好铜器。他做的铜器有几十种之多,过去附近稍殷实一点的住户家里的铜酒壶、水烟袋、铜吊罐、铜茶罐、铜酒盅,妇女做针线活用的铜针插,多出自他手。他还有一手绝活,能做不少铜匠不会做的转壶,就是可以同时装进和倒出两种酒的酒壶,这种壶过去只有大户人家才有,在今天看来堪称稀罕物。
俗言:“铁匠的家具重,铜匠的家具多,杀猪匠敢杀会吹吃肉多。”铜匠的工具有60多种,基本分为锤、砧、钳、剪、钻、锉、秤(行称戥子)、模8类,仅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锤子就有10多种,各种锉子也有七八种之多。虽然工具多,但多小巧精致,基本上可装在长不到1米、高50公分左右的3个木箱子里,其中一个是带有3个储物抽屉的风箱,另两个则是有三到五个储物格的箱子,一个放各类工具,一个放常用材料。在家做铜器时,箱子一般放在固定的位置;上门做铜器时,请铜匠的人背着装材料的箱子,铜匠挑上另外两个箱子,到住户后选择合适地方安置,因此又有“困居的铁匠,游方的铜(匠)”之说。虽然近30年都没做铜器活了,但说起做铜器的流程和工艺,已60多岁的石铜匠仍记忆犹新。“打铜器首先是支炉子生旺火,第二步就是选铜,第三步是化铜,第四步是打板材,第五步是裁剪成形,第六步是焊接,第七步是打磨,每一步都有章法和讲究。”
选铜是铜匠的基本功,据石铜匠讲,常用的铜材有生铜、熟铜、冷火铜、热火铜、红铜、紫铜、响铜、耐火铜、合金铜等50多种。响铜是制作传统打击乐器如镲、锣的用材,经反复锤打并“见火”后方能成为合格的乐器,而“响铜见火”作为传子不传女的秘技,少有铜匠掌握。
铜匠的炉子是专为熔化铜材设的,一般高、宽约三四十公分,由土砖和耐火土做成,下面接地部分放木炭,侧面接风箱,上面用耐火土制成一个带沿的小平面,略似今天的方茶盘。选定的铜材放在“方茶盘”里高温熔化,再冷却成三四毫米厚的板材。化铜时不同品种的要分开熔化,熔化时还需加进锌、铅等材料。接下来就是对板材的加工——将厚铜板锤打成更薄的铜板,这是很考验铜匠耐心和技艺的工作。由于铜器家具多用的是薄而匀的铜板,熔化形成的铜板要千锤百打,方能成形。锤打前先将铜板加热再晾冷,然后用不同大小的锤子反复敲打至需要的厚度,颇有今天冷锻的意思,这个工作要重复好多次。打铜时落锤轻重要把握到好处,否则不但打出的铜板厚薄不匀,且容易将材料打破。这一步没有三两年的功夫很难做好。
铜材打成要求的厚薄后,就可以裁剪了。裁剪是个细心活,一般先要根据铜器造型划线,然后用剪子剪出特定形状,剪好后还要用小锤修形,并用锉子修边,复杂一点的铜器这时还要用到模具,使之成为一定的形状,比如酒盅、酒壶、水烟袋。不同的材料部件处理好后,就到焊接的时候了,这是一道特别讲究技巧和火候的活——用钳子将不同的部件对接夹紧,涂抹上用水调制成适当浓度的焊,放在炉子上加温,直至焊的成分均匀熔合于材料接缝处。等所有部件焊在一起,一件成型的铜器就出来了,这时要做的就是最后一道工序——打磨修形:将焊缝及铜器拐角、突起处锉平,然后整体用不同粒度的砂纸打磨。一番精锉细磨之后,一个锃光瓦亮闪着金光的铜器,便伴随着铜匠不经意而又满足的笑容出手了。一个好的铜器不仅形状工整有致,而且敲击之下会有悦耳之声,这或许是铜器深受人们喜爱的地方。
这里要说的是,铜匠最核心的技艺莫过于配焊。铜匠焊接材料所用的焊,不像今天的工业制品随意能买到,而是用不同材料混合加工而来。其方法是将响铜、热火铜、锌用戥子精确称量混合在一起高温熔化,冷却后砸碎,再用水洗干净,装在一个特制的盘里用水煮,煮好后放进适量硼砂,等它一凊(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再用刀片划成小块状,待凝固后供平时使用。制作中每样材料的比例、火候不轻传于人,包括其徒弟都难得其真传。石铜匠说,他在师傅家待了13年,且后来成了上门女婿,师傅也是在其去世前的子夜,才将制焊的要诀告诉他。正因为这样,真正掌握配焊技术的铜匠不多,不少铜匠是请人配焊供日常使用,不方便不说,还额外多一份花销。这种焊焊接的器具不仅坚固,而且永不生锈,这也许是传统工艺魅力所在。
铜匠的操作一般是坐在小矮凳上进行的。他们或一手拉风箱,一手用钳子夹住铜件在炉中加热;或一手用钳子夹住铜板,一手抡起铁锤用力将坯料锻打成半成品;或一手固定工件,一手握住长柄锉来回削磨工件。在化铜和上焊环节,还讲究环境清净无干扰,特别是忌讳生人打扰。石铜匠说,他就经历过几次因生人打扰,使好好的材料莫名其妙废了的事情。这情节让人不禁想起影视作品中神仙炼丹的情景,也算铜器制作的神秘之处吧。
“没有金刚钻,就不揽瓷器活。”这句人们常说的谚语就来自铜匠。与铁器比,铜器多造型复杂,制作精细,一件好的铜器就是一件艺术品,所以铜匠在“九佬十八匠”中算是技术含量比较高的。一个出了师的铜匠,除了打造铜器外,锔瓷补锅这类活就是小菜一碟了,小到吃饭用的羹匙,大到盛水用的水缸,无论是陶的、瓷的、瓦的都能锔,就连做饭用的铁锅漏了、裂了都能补好或锔好。补锅的时候,把漏洞找到后,先用硬一点的工具把漏洞里外刮干净,再根据洞的大小选好材料,而后用自带的风箱把炉火吹旺,用一枚铜钱放在用耐火沙制成的小沙勺里,在旺火上烧,铜钱熔化之后,用钳子夹住小沙勺,把铜水倒在铁锅的漏洞处。待铜水凝固,再用小锉等工具加以修饰,铁锅就算修好了。而锔瓷器则是真正要用到金刚钻的时候了,铜匠用的金刚钻不同于木匠用的钻,其钻头镶有金刚石,使用时用单手操作,没有一两年的功夫是玩不转的。锔瓷器就是把破碎的瓷器如碗、茶壶、盘子等拼好,用金刚钻钻孔后以铜钉固定,有时还须上焊,使其恢复完整,这个工艺在铜匠担子上就能完成。由于铜匠几乎无所不能,在以往的“九佬十八匠”中活路更宽,收入也不错,加之技术全面的铜匠稀少,算是个红火的职业了。
“铜匠拜师容易出师难。”铜匠拜师都是经人介绍后,备上四色水礼(酒食一类礼品俗称),外带从头到脚一身衣饰到师傅家,行大礼之后在师傅家先待3年,干活只管饭没工钱。这3年师傅也不教手艺,而是给铸一个生铁砧子,让徒弟打磨,什么时候磨平了,再教铜器手艺,应该说比今天的干部考察适用期更严苛和精准,不仅考察徒弟的心性、品质,更是对耐心的考验。过了这道关,师傅才逐渐言传身教各种技艺和诀窍,一些耐不得心烦和不勤奋的徒弟往往就半途而废了,而勤奋憨厚又聪明的徒弟,也常得师傅青睐,终能“学得一身养家糊口的好手艺”。据石铜匠说,他师傅戴炳胜的师傅姓杨,是湖北郧西人,解放初因为家乡遭灾来到山阳照川、王阎一带,戴师傅常给杨师傅衣食之便,又喜欢铜器活,就被其收为徒弟。杨师傅在戴师傅家待了3年,给他教会了全套手艺之后回郧西老家了。杨师傅走那年,戴师傅烧了40斤酒,外带水礼和从头到脚一身衣饰,挑着七八十斤重的担子,步行100多里地专程到杨师傅家谢师。深得师傅真传的戴师傅,手艺在当时十里八乡都是响当当的,依靠过硬手艺养活了一家八九口子人,而且家里的生活在当地还算宽裕。过去有“热打铁器冷打铜”之说。问起缘由,石师傅告诉我们一个传说的故事:很早以前,一个得道之人收了好几个徒弟,有学铁匠的,还有学铜匠的,师傅教会徒弟技艺后,要外出云游,几个徒弟也就送师傅一程,学铜匠的徒弟多送了师傅十里路,师傅就对他说:“你回去吧,冷的打就行。”这也许是对“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另一个印证吧。
问及石铜匠有什么愿望,他说:“这几年还有人叫我去西安八仙庵做铜器活,说那里手工制作的铜器翘火,我就怕年纪大了干不了。我是60多岁的人了,儿女都交代了,现在党的政策好,没负担,吃喝不愁,但总想如果没有徒弟,学来的手艺到我这代就断线了,很是可惜。”
老铜匠还告诉我们:“我们铜匠讲究匠心,就是心要诚、意要笃、艺要精,尊师重道,不然你就学不出手艺,出不了师。”我想,这或许就是匠心精神的精髓了。中华文化之所以传承五千年,创造出灿烂的东方文明,也许就是这种深深融入民族血液中的匠心支撑,而在“中国制造”誉满全球的今天,更需要这种代代相传的匠心精神。我相信,虽然随着现代工业的兴起,传统手工制作的铜器渐渐式微,但它传承的精神永远不会过时!
新闻推荐
本报讯(高军军)“党和政府给我们打造了如此好的环境,还给我们奖励钱,我心存感恩,感谢爱心企业老板给我们捐款。”近日,在山阳...
山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