蝎子之乡 花椒小镇 产业之都 商南县湘河镇“三联三创三聚焦”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阳光报 2018-11-30 01:00 大字

日前,记者从商南县有关部门获悉,该县湘河镇按照“建基地、扶龙头、抓产业、打品牌、拓市场”的思路,实施“三创三优三聚焦”举措,大力发展黑毛猪、散养鸡、肉牛羊、亚洲蝎、中华鲟、罗非鱼、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绿。

记者 韩建军 通讯员 明婷玉 孙传卿

联合部门创新思路,聚焦选准主导产业。湘河镇立足林地和气候条件,本着“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思路,组织镇村干部先后两次跨省来到河南郏县学习养蝎技术、经营模式。镇党委政府协助红鱼村投资290万元,成立了商南县盛润蝎子养殖专业合作社,在柿子坪组建成占地32亩的蝎子养殖大棚30个。去年投入蝎种10万只,当年繁殖蝎苗约150万只,带动21户贫困户就业。同年成立了商南县益农昆虫养殖专业合作社,建成占地800平方米的黄粉虫养殖厂,年出售养殖黄粉虫5万公斤,净产值达30余万元,带动15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万元。

联动支部创先形式,聚焦培育益贫产业。由红鱼村党支部联建的盛润养殖专业合作社,与村集体签订协议,根据正常股息,不管盈利与否,每年向村集体缴纳基础资金1.2万元;同时根据项目市场行情,在基础金1.2万元的基础上,再从项目纯收入中增加2%作为奖补资金充实村集体。经过提升改造,今年合作社养殖蝎子600万只,6月份筹建占地200平方米的蝎子加车间,购进烘干机、提毒仪各5台,加工蝎子100万只,注册“秦岭山蝎”品牌。10月份,在商南县城挂牌成立秦岭山蝎直销店,引入电商理念,推出蝎子、蝎子汤花生、蝎子酒全套蝎子产品,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加工销售一条龙。仅10月至12月,生产加工蝎子1000盒、蝎子汤花生500盒、蝎子酒500公斤,净赚25万元。蝎子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带动39户因病、因残、缺劳力贫困户采取资金入股方式每年每户获得保底分红800元,带动21户贫困户通过就业实现户均年增收9000元。预计到2019年,蝎子全套产品市场打开后,在基地务工的人员年收入将提高到2万元以上。

联结能人创优布局,聚焦壮大小镇产业。继蝎子特色养殖培育成功后,湘河镇党委政府瞄准了其他特色产业。后坪村开辟荒山发展千亩花椒、柿子种植基地,成立后坪农产品有限公司,负责花椒、柿子种植、采摘、加工、销售。地坪村打造药、禽、畜、茶、渔、菌六大基地,成立商南县地坪村恒运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实行统一管理。瓦窑岭村、双庙岭村、三官庙村争取溧商协作资金,打造百万袋标准化香菇种植加工车间。湘河社区建设商南县第一家蝎子加工和最大的光伏联村基地。莲花台村打造集酿酒、养殖、种植于一体的种养结合循环经济,成立商洛市吟莲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用于经营管理酒坊、豆腐坊、油坊、桑葚基地、县城农特产品超市。

目前,该镇基本形成了北畜、南禽、东林、西菌、中蝎的产业合围态势,以三官庙豆腐尖现代农业观光园区、地坪休闲度假旅游园区、莲花台河灯民俗文化体验园区、秦岭山蝎加工暨创业孵化园区、寺白沿线柿子花椒采摘园区为代表的三产融合产业示范园迅速崛起,秦岭山蝎、蝎汤花生、秦剑茶叶、八戒猪、香菇脆、包谷酒等一大批具有湘河特色的农特产品名声大噪。2018年,616户贫困户通过产业增收实现了脱贫致富。

新闻推荐

商南县综合档案馆完成搬迁揭牌

阳光讯(记者韩建军通讯员方勇孙传卿)11月16日,商南县综合档案馆顺利完成搬迁。至此,历时1个月的搬迁工作全部结束,共安全有序...

商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