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店坊河三大产业激活贫困户“造血”功能

商洛日报 2017-12-12 09:26 大字

本报讯(王确周银祥)“目前,社区建有食用菌基地一个,带动贫困户49户,油用牡丹基地一个,带动贫困户27户,苗木基地一个,带动贫困户31户,明年计划建一个生态猪养殖基地,可将全社区有劳动能力的116户贫困户全部捆绑在产业链上。”日前,在商南县赵川镇组织的产业发展观摩现场,店坊河社区支部书记党金耀介绍说。

“能人+基地+贫困户”。这个社区充分发挥能人的引领作用,以产业发展大户汪长青为“领头雁”,成立瑞霖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在沟口组兴建占地35亩的借袋还菇基地、占地33亩的袋料木耳基地、占地1800平方米的菌种生产加工厂,目前已投资230万元。合作社依托技术优势,每年生产袋料香菇菌种150余万袋,为全镇袋料香菇种植户提供菌种,袋料香菇基地目前集中种植有袋料香菇30万袋,这两块儿以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带动贫困户16户,每亩地每年为贫困户分红600元。此外,以吸纳贫困劳力务工的方式带动贫困户12户,每天为每人付劳务费100元,贫困群众劳力优先使用并多付10元。“我们村贫困户蔺金华2016年仅在我这儿的务工费就3万多元,村里女工在我这儿一年挣1万多务工费的就有十几个。”汪长青说。袋料木耳基地是合作社今年新发展的产业,目前种植有20万袋,流转土地33亩,其中涉及贫困户12户。每亩地每年租金为400元,此外合作社将每亩地折为1000元股金,到年终进行利益分红。“目前木耳基地连同务工费用共投入资金50万元,算下来每袋成本大概就是2.5元,每袋平均可产干木耳2两,按30元/斤的价钱算,就是6块钱收益,刨去成本每袋大概能赚3.5块钱,这样一算,土地入股户每入股一亩年底能分红1400块左右。另外,劳务又带动贫困户9户。”汪长青说。为改善产业基地条件,今年店坊河社区还投入30余万元,为基地新建了产业路和产业桥。

施强是店坊河社区贫困户自强自立“领头人”,他不甘贫困,不等不靠,勤奋创业。成立富强华苗木专业合作社,在屋岩沟组发展了占地128亩的苗木基地,基地内栽植有紫荆、红叶石楠、广玉兰、紫薇等风景树。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运行模式,以土地入股分红和务工带动的方式实现21户贫困户增收致富。“在基地务工的贫困户,每天有110元的务工收入,有12户贫困户长期参与基地内苗木的修剪、科管等工作,19户贫困户以土地入股方式实现年终分红,每亩地毛收入在1.5万元左右,刨去各种支出后的净收入与土地参股贫困户以6:4分红,目前已实现销售额108万元。”施强说。

“企业+基地+贫困户”。今年,社区经过学习考察,引进商洛市旭初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在该社区马蹄沟片新建了180亩油用牡丹种植基地,旭初农林公司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日常管理,村上负责搞好土地流转协调等环境保障工作。据基地负责人介绍,每亩地收入大概在3000元左右,为土地入股户每亩分红700元,为社区每亩地分红200元作为社区集体收入,目前有35户以土地入股,其中贫困户18户,9户贫困户长期以务工形式挣取务工费。

据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店坊河社区围绕“社区引导、群众自愿、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依托资源优势,聚焦“三变”改革,通过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配备产业扶贫团队,以农业技术专业人员、“土专家”等为基础,强化贫困户“造血”功能,实现52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助推全社区全面步入小康。

新闻推荐

奖优罚劣 补齐短板 争创佳绩 商南紧盯目标奋力冲刺争先进位

本报讯(特约记者李治军)“对综合排名第一的青山镇奖励20万元;对12项单项考核位于前2名的镇办、部门分别奖励1万元、年度考核加1分,对考核处于末位的镇办、部门分别减1分;对考核排名末位的21个单位的主...

商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