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商南党建引领唱响“三变”改革主旋律

商洛日报 2017-11-28 08:33 大字

本报讯(特约记者孙传卿通讯员江学树)今年以来,商南县委按照“党建引领、实体带动”的理念,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大力推行“四个三”工作法,积极推进“党支部+‘三变\’改革+集体经济+贫困户”试点工作,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

“四大举措”强堡垒。商南县157个机关企事业单位与124个村(社区)建成124个联合党支部,大力推行“五联行动”,坚持每月至少共同过一次组织生活,每季度围绕一个主题或内容开展一次教育培训,每年培育一个特色产业,全面提高农村党组织的带富能力。实施“两建两带”,推广“支部建在产业上”的做法,在符合组建条件的产业园区、涉农企业、移民安置点、农民工聚居地建立党支部,在龙头公司、专业合作社、产业基地建立党小组,建立“两建两带”示范村20个,成立产业党支部42个、产业党小组118个。开展综合研判,组建9个工作组,逐村开展研判,按照大村7人、小村5人的职数,通过村推荐、镇审批、县备案的方式,建立动态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与村干部同管理、同考核。提升“两力两率”,坚持季度排查、动态管理、压茬推进,深入推进“两力两率”排查整顿,集中开展“村霸”整治,提升较好类村级组织47个、一般类13个、差类2个,整顿软弱涣散村级班子6个。

“四大模式”强产业。县上推行“支部+‘三变\’+农业园区+贫困户”模式,通过支部牵头、招商引企、吸纳能人大户等方式加快园区建设,鼓励贫困户以土地、资金、劳动力等形式入股,实现稳定增收,推动园区实现特色产业规模化、产业建设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利益股权化。推行“支部+‘三变\’+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由党支部牵头创办企业、引进公司,整合集体土地,流转贫困户土地,建设特色产业基地,通过土地入股、资产入股、劳务就业、领办产业等形式,实现企业抱团发展和贫困户增收脱贫。推行“支部+‘三变\’+合作组织+贫困户”模式,由党支部领办合作组织,鼓励引导贫困户以土地、资金、劳务、技术等方式入股,获取租金、薪金和股金,让农民共享红利,实现稳定增收。推行“支部+‘三变\’+生态旅游+贫困户”模式,由党支部主导,依托旅游资源,引导景区贫困户盘活闲置房屋资产和剩余土地,开展农家乐、乡村客栈、农家超市等经营活动,变“死资源”为“活资产”。

“四个扶持”强动力。县上制定了《脱贫攻坚资金整合办法》,县财政每年列支500万元,支持“三变”改革。出台《金融支持脱贫攻坚产业发展贷款管理办法》,落实担保资金3500万元,贫困户通过农房抵押贷款31笔3590万元,林权贷款5笔1045万元。对村企合作开发、投资兴建的农业产业化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优先列入规划,优先安排基础设施。下发《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对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光伏产业、电子商务等产业的,分别给予补助或奖励,对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示范社称号的合作社,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和1万元的奖金。

“四大机制”强保障。建立领导包抓机制,按照“主管必须主抓”的要求,实行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包抓片区、常委领导包抓镇办,明确10名县级领导、10个包扶部门和10个镇办主要负责人联系包抓10个试点村(社区),抓点带面,整体推进。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实行部门联村、干部联户,安排157个部门单位结对帮扶124个村(社区),组织3860名党员与4028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实现了帮扶工作与党的工作双向嵌入、无缝对接。建立人才下沉机制,从“选、用、管、育”四个方面从严施策,修订完善《管理考核办法》,选派69名后备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开展研判考核2次,调整第一书记18名、召回5名。大力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政府购买服务和人才招引方式,面向社会选聘高校毕业生充实村级组织力量,实现每个村至少1名大学生工作人员。建立督查考核机制,组建了全市首个“党建+脱贫”办公室,创新制定了“满意不满意、群众说了算”干部包扶工作群众满意度考核评价办法,抽调30名干部,组成5支专项督查考核组,推行一月一督导检查、一季度一考核评比制度,开展明察暗访18次、检查考核4次,发现问题434个,现场反馈交办352个,整改到位409个。

新闻推荐

企业“借给”原材料教技术 农户“还回”产品得收益 商南“N借N还”模式驱动“企业+农户”深度融合 助力产业扶贫

陕西脱贫攻坚看产业开栏语: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长远之策,更是真正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找钱”的关键之策。陕西始终把产业扶贫作为一号工程常抓不懈,尤其是最近一个时期,省农业厅按照省...

商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