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联动”助力脱贫 商南创新推行精准扶贫新模式
从8月初开始,在商南县富水镇油坊岭社区通村水泥路旁,绵延着一块块猕猴桃园,一行行灰白色的水泥桩之间是二三尺高的猕猴桃树苗。
该社区副主任朱长青说:“去年9月开始这个猕猴桃园流转土地1000多亩,40户贫困户每户出5000元入股,优先在里面务工。”
“我和媳妇都在里面干锄草、浇水等农活,每人每天60元,两人每月至少能领800块钱。”油坊岭社区四组贫困户桂连富说,他还流转了1.4亩地,每年租金1050元。一年下来,租金和务工费都上万元了。桂连富的稳定脱贫是商南县贫困户增收的一个缩影。
资源折合 农民变“股民”
商南县在实践中积极创新机制,采取“政府担保贴息、企业赊本让利、群众先行发展、收益免息还本、联手共建共富”的方式,由农业龙头企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批量生产初级产品,先行赊借给贫困户进行培育管理,待到产品成熟变为商品时,再由企业负责回购。
三产推行“建带”主要针对靠近景区、靠近园区、靠近美丽乡村,有资源、有市场,但缺技术、缺经验的贫困群众,把农民手中的山林、民房等资源折资入股企业,让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群众“零成本”增收
“目前上架的有60万袋香菇,其中,40户贫困户通过‘借袋还菇\’户均管护1万袋。按去年的收入,种1万袋年收入2.5元至3万元不成问题。”商南县“借袋还菇”示范点、富水镇黑漆河村食用菌基地、黑漆河村党支部书记刘善堂介绍道。
由合作社承建的大棚去年免费给贫困户使用,今年1个棚仅仅收500元,贫困户从镇上借来制好的香菇袋放在里面,管护生产后获得收益。大棚不需要自己建,香菇袋不用自己栽培,只需要“借来”管理,几乎“零成本”投入。
在政策和资金上,商南县落实3500万元的担保资金,为企业融资。无经济实力的贫困户每户提供最长期限3年、最高额度5万元,合伙创业的每户最高50万元的产业发展贴息贷款,解决他们缺资金问题。
“三产联动”助力脱贫
三秦都市报记者从商南县有关部门了解到,其“借袋还菇”“借鸡还蛋”“借鹿还茸”等模式,新发展食用菌7600万袋,新建成万亩茶叶基地、万亩猕猴桃基地、万亩油茶基地、万亩油用牡丹基地,扶持带动3272户贫困户10433人通过借还模式走上脱贫路。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0万元,63名贫困户劳动力实现了自主创业;12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在7个镇办建设了代工厂,提供就业岗位5150个,带动3500多名贫困户劳力就业。累计开设网店1200余个,建成运营28个镇村电商服务站点,实现网上交易额4亿多元,3000余名贫困群众获得收益。
这一串串三次产业的数字表明,商南县“三产联动”新模式切实让贫困群众得到实惠、稳定增收,成为脱贫最有力“引擎”。
本报记者闫鹏飞
新闻推荐
本报讯(冯凌民)8月12日,中央电视台《领航》栏目组西北地区选题评审中心一行5人,来到位于商南县过风楼镇的陕西金麒麟葛业开发有限公司,对该公司进行实地拍摄釆访,全面了解企业资质、商标认定、种植基...
商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南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