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园春”茶香四溢 ——商南县沁园春茶业公司蓬勃发展报告
????全国劳模、茶叶专家张淑珍(左)在茶园指导王超
????农户“社员”在为沁园春茶业公司育茶树苗
山不在高,有名茶则铭。
从商南县城西去20多里,就是赵匡胤和郑恩学习骑马时“失马”的地方——“失马寨”,如今叫“试马寨”。这里是山区,但山不高、坡不陡,从直升飞机上向下看,地面上像揭开了蒸笼一样,全是馒头山,圆圆的,煞是好看。但从前是一片不毛之地,如今八方游客却络绎不绝——因为这里建立了茶叶观光园。你看,沟台地上成片成片的茶树,青翠欲滴,郁郁葱葱,着装五颜六色的采茶女,在茶丛间穿梭采摘,留下了美丽的倩影。山坡上,新栽上的茶树苗,还罩着黑色遮荫网,一行行、一排排,孕育着绿色生命,给人以巨大的希望。茶丛中和茶园边栽植着连翘、桃树、杏树、玉兰树、樱花树,有的正开着花,与一片片油菜花相映成趣,五彩缤纷,楚楚动人。
这就是商南县沁园春茶业公司的万亩茶园。
谁打造的?就是公司总经理、共产党员王超和他的团队。
靠毅力 爬坡过坎
王超生在、长在茶叶之乡商南县,可他有一次为买不上商南新茶而生了一肚子气。那天,他骑着凤凰牌自行车,去县城东边20来里地的王家楼茶场想买新茶。茶场外排着长队,一直排到半夜才买到2斤新茶。他提着新茶,准备回家,谁知路上车胎被钉子扎破,而夜半又找不到自行车修理部,离县城20多里地,已无法回家,他只好推着瘪了胎的车子,敲开茶场附近一位朋友家的门借宿。躺在床上,他感到扫兴、愤懑,直到农家的大公鸡扯长脖子发出报晓的啼声,他都没有睡实。他想不来,商南的茶叶怎么这么吃香、这么俏火?想着想着,他由愤懑变成了思索:俏火中是不是蕴藏着商机?我能捕捉它吗?这心思就放不下了,不久就下定决心:“自己弄!”
他在县城南边十多里地的张家岗沐河寺租了20多亩地,种了一园子茶,成活了,几年后开始采茶。谁知老天作对,一场洪水将茶园冲了个精光。洪水退后,王超来到已变成乱石滩的“茶园”,欲哭无泪。他没有骂娘,也没有咒天咒地,坐在乱石头上,一根接着一根抽烟,在苦苦思索着“怎么办”:是偃旗息鼓,还是重整旗鼓?几天后,他拿出了主意:重整旗鼓,从头再来!
整整一个秋天的奋战,洪灾后的乱石滩又变成了良田,并打了机井,装上了喷灌设备,重新栽上了茶树苗。王超又看到了希望——巨大的希望。
然而,天不随愿。2009年7月24日晚,一场数十年不遇的暴雨袭来,洪水再次冲向复修后的茶园,茶园一夜又变成了乱石滩,机井毁了,喷灌设备没了,一个合伙人毅然退出。王超的心血和汗水再次付诸东流!这一次他哭了。男儿有泪不轻弹啊!
又到十字口,又要做出抉择:是不怕天、不怕地,撸起袖子继续干,还是“认命”,从此罢休?方方面面的鼓励都来了:县上领导鼓励,茶叶局鼓励,同事鼓励,家人鼓励,都在说“半途而废是孬种”、“有志者,事竟成”!他又振作起来了。他想把茶园建到不太怕洪水的地方。正好,县上要把老茶园这块地方划为“工业园区”,于是,王超就西移试马,易地再战。
靠伯乐 走向科学
“没有科学,就没有名茶。科学从哪里来?从书本上来,也从科学家的头脑里来!”这是王超从实践中得出并确立的信念。
他在试马寨以“马泉山”为中心建茶园,苦苦求助的一个人就是年龄比自己大一倍的张淑珍。
张淑珍可是茶业界赫赫有名的专家。她是河南人,1961年从西北农学院毕业后,放弃留校任教,自愿到秦岭大山区商南县工作。那时,我国北纬33°以北没有茶树,教科书上也说这里不可能栽活茶树。张淑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试验种茶,终获巨大成功,将我国西部茶区向北推移了200多公里。此间,即1989年,她患癌症,动大手术后,先后化疗5个疗程,头发掉光了又长。医生断定她最多只能活两年,可她顽强地活了20多年至今身体硬朗,曾荣获全国劳模荣誉称号,被选为两届全国党代会代表。王超对张淑珍无比崇敬、无比佩服。他以晚辈的身份,习惯性地叫张淑珍为“张姨”。他三天两头往张淑珍的家里或茶园里跑。干什么?不是蹭饭,是请教。张淑珍这人,只要谁搞茶叶她都支持。王超最初在张家岗种茶时,张淑珍就从自己所在的茶叶站挤出1万元资金资助王超,现在王超“想弄大事儿”,她更愿全力支持。家里就是她“授课”的课堂,茶园里就是她“带徒弟”的实验场。
“种什么茶好?”王超开始拿不准。张淑珍就建议他种白茶,因为白茶是茶叶中的“贵族”。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讲:“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其条敷阐,其叶莹薄,崖林之间,偶然生出,虽非人力所致,有者不过四五家,生者不过一二株,芽英不多,尤难蒸焙。”整个明代300多年间,再未发现过白茶,明代之后至全国解放,白茶发展滞后,近些年安吉白茶虽大发展,但数量有限,市价奇高,最初竟高达万元一斤。而在商南这个纬度以北,白茶几乎无法成活,市场潜力很大,前途不可估量。王超连连点头,遂规划建立以白茶为主的茶叶基地。
开始,王超是从南方调白茶树苗到马泉山栽植,但因长途调运,苗子在路途上发烧,损失大;加上南茶北移,“水土不服”,成活率很低。后来,王超就开始自己插条育苗,育了两亩地,结果“全军覆没”。王超就向张淑珍请教,张淑珍就到园子里去看。他们走进育苗大棚后,共同观察,共同研究,发现人进大棚待一会儿后,身子是热的,脚底下却是凉的,这说明,大棚育茶树苗,虽能保持湿度,棚内也有一定温度,但茶树苗急需要的地温却上不来,北方不同南方,这不利于插条生根发芽。于是,就把一人多高的大拱棚改为五六十厘米高的矮拱棚;同时,把育苗期由春天或深秋改为8月下旬和9月上旬,提高育苗成活率。
茶树苗这玩意儿很娇气,喜水却又怕水,怕阴雨并怕太阳。为防骄阳把茶树苗晒死,他们一改过去用黄豆苗、包谷苗遮阳,或用土把茶树苗埋一段时间再扒开,改为“奢侈农业”,使用高档“遮荫网”、“拱棚”、地膜、喷灌等,成活率大幅度提高。
王超何止拜张淑珍一个人为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首席茶叶专家肖斌,省园艺工作总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巨海林、商南茶叶专家刘保柱,等等,都是他的老师和不拿报酬的顾问,他借这些智慧的大脑武装了自己,成就了公司。
靠创新 做大做强
水到渠成。
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王超于2011年4月,注册成立了商南县沁园春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致力于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种植、加工、销售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发展。
怎样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靠老模式、靠自己的独力支撑能行吗?王超下了断语:“绝对不行!”他在专家的指导下,学习外地的经验,创造性的运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行模式,以“产业壮大、企业发展、农民致富”为奋斗目标,在试马镇郭家垭村、红庙村等地实施“万亩白茶基地”建设,即:公司投资,与农民协商签约,流转土地20年,建设茶叶种植、加工基地,村里成立合作社,农民在茶叶基地务工拿报酬,公司盈亏自负。
阻力来了。开始村民不太信任他和公司,“哼!还不是捞一把,或者赔了,屁股一拧就走了?”针对这一点,公司就与合作社、与农户协商,用法律把三方“捆”在一起,以法律给农民一颗“定心丸”,有法律保障,老板就不敢随意“屁股一拧就走了”。土地流转也是新事物,有些村民对土地依存度高,担心以后地价上涨,而20年租金不变,水涨船不高,自己吃亏。为此,经过反复商量,公司决定,以亩产600斤小麦为基数,以国家对小麦的收购保护价为准,地租实行浮动。例如,2016年当地小麦收购保护价是每斤1.18元,地租是每亩720元;假如某一年,国家小麦保护价涨提高到每斤2元,那么,地租每亩就提高到1200元,水涨了,船就高了,船上的人也就放心了!同时,公司还向当地贫困户免费提供种苗、竹蔑、塑料膜等,帮助村民建起茶园507亩。
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王超的茶叶基地建设,将柏油路修到茶园,并修了二级抽水站到茶山。公司发展顺风顺水,已取得长足发展。目前,总投资7200万元,已完成一期、二期共三个村的工程建设,栽植无性系良种示范茶园6800亩,建有年可出圃1000万株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圃100亩,拥有清洁化白茶加工生产线2条。公司通过土地流转、配股分红、基地务工、扶持带动、技术服务等五大帮扶措施,培训290户茶农发展茶叶种植,解决630余户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带动370户茶农发展茶叶种植,有效发挥产业扶贫作用,带动项目区群众致富。
公司利用先进的种植管理技术进行示范带动,形成“典型示范带动,集中规模种植,分散到户经营,公司统一销售”的商南茶产业发展新格局,公司与农户形成利益相关的共同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推进商南县茶叶良种化进程,实现茶产业突破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靠内涵 走向世界
天下的茶叶有千百种,怎样才能在市场上和消费者的茶杯中争宠,从而光彩地占领国内市场,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许多人把重点放在制茶工艺上。这样做对吗?请听听张淑珍和王超的回答:“其实,工艺只是问题的一小半,更多的是要靠内涵、靠品质!”
让我们看看他们怎样丰富“秦园春”牌茶叶的内涵、如何提高它的品质的。
从“工艺茶”转到“品种茶”。工艺茶,顾名思义,就是靠制作工艺“制”出来的茶。谁都知道,茶叶在制作中,每道工序都会有消耗,工序越多,消耗就越大,把青叶子制成白茶、红茶、黑茶、黄茶,都会有很可惜的消耗,令人心痛。现在,沁园春公司的白茶就不是生生“制”出来的,而是从浙江安吉购买白茶苗子直接移栽,或者用白茶树苗扦插育苗再移栽,这样精心“务”出来的。这种“品种”白茶,其品质大大胜过“工艺”白茶,它外观细秀、形如凤羽,泡在杯中,叶片羽白、基脉翠绿、汤色鹅黄、后味甘醇,深受消费者喜爱。
有良种当然会有好苗,但光有好苗未必就能长出好茶叶,就能制出真正绿色环保的高品质名茶,这就如同一个好娃,要成才还必须有好的培育成长环境。在张淑珍等专家的指导下,王超的沁园春公司采取了几条过硬措施:一是在政府的强有力领导下,确保茶区大环境绝无工业、矿业污染;二是茶园里绝不使用化肥,一律施用有机肥,即农家肥和各类饼肥(桐油饼除外);三是绝不使用农药,确保出厂的茶叶不含残药、残毒;四是优化采茶、制茶、包装等程序上的卫生环境,连采茶女进茶园采茶都不得“浓妆艳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滴心血,一级品质。“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优质茶出来了,“优质”这两个字这不是沁园春人自己说的,也不是广告词上说的溢美之词,而是国家权威部门检测出来的:“秦园春”牌白茶,氨基酸含量高出其他品种茶类3至5倍,茶多酚远远低于其它茶叶;上市茶叶中,没有检测出任何农药、残毒成分,绝对安全!
如今,沁园春白茶基地,已成为陕西省(试马)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核心工程,是陕西省最大的白茶示范基地,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协会评为“优质茶园”。生产的茶叶全部许可加贴“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在“国饮杯”、“中茶杯”、“国际茶叶博览会”等评选中荣获多个奖项。
“秦园春”,茶冠秦楚,茶香四溢!
文/沈庆云 摄影/李力等
新闻推荐
阳光讯(孙传卿黄山林记者韩建军)“你或许不相信,咱青山的土地,集中连片的都在这个周流转出去了,全镇上下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呢!”近日,商南县青山镇花园村包村领导王斌面对前来洽谈租地的客商说道。据...
商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南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