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大海,涛声不绝 读《流涛散文集》后
白玉稳
人是奇怪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遇到什么人,甚至和他成为朋友。流涛和我认识,得益于文字,也因为杨贤博。知道商洛出大家。有许多让人仰视的作家。但是这些人同样高不可攀,普通的人,初入道者,是很难入人家法眼的,更别想搂肩搭背无话不谈。同样知道,自己是起步很晚的人,有几次和贤博交谈,谈论一些和我们差不多的文友,他说,丹凤有个流涛,和你相似,都是教育人,都是校长,都会写散文,关键是,脾气太像。于是,就有一种期待,哪天他过来,或者我过去,在一起坐坐。也因为心里有了这个念想,平时也就多了一份留心,在商洛的文学圈子里,很快看到了他的文字,也加了他的微信。一直说见见,喝喝茶,聊聊天,就是阴差阳错,不得实现。
今年暑期在省作协开会,他去了,我也去了。在会场,他走到我面前,哈哈,两个教育老兵,两个痴迷文学的人,就相拥在一起了。流涛给了我他的《蓝金子》,这是他第一部长篇小说,我知道他还出版有《流涛散文集》,更想看看。他要了我的地址,随后就给我寄过来了。拿着厚厚的书,光看目录,我就非常震撼,不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是写不出这些作品的。从另一个层面看,正如鱼在洋先生说的,他是“一个爱好文学的经历复杂的有故事的人”。有故事的人,会文字表达的人,联袂在一起,就可能成为作家。
千字文不好写。你要将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东西,转化为文字,还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是需要功力的。散文有四个手段,叙事、写景、抒情、状物,单个使用或者综合运用,是作家自己掌握的,也必须掌握好。现在流行大散文,动辄一篇就几千字几万字,我们不能说那不好,但还是不喜欢,啰啰唆唆的,有啥意思。我觉得散文就应该和说话一样,别做作,顺情入里,别占用荒废他人时间,还能给人启迪,那样就好。流涛这本集子,四十多万字,全是千字文,就这一点,我就喜欢他。
在乡村长大,必然对生长的地方有感情,那么倾注在笔端,也就有了别样的味道。《看电影》的场景,《票年代》的窘迫,《戏里戏外》的故事,还有《过年的回忆》……不但他有,我也有,同龄的人都有。若干年过去了,看他的文字,能勾起回忆,也是满满的幸福。
家长里短,亲人朋友,生活琐碎,凡人俗事,到了流涛的笔下,都有了温度,有了色彩,更重要的是有了思考。《老妈的耳朵》《父亲的自行车》让人唏嘘,《光头的乐趣》《慢下来,生活才会有滋味》让人动容。闻风说“文学是一种力量”。确实是,流涛将生活见闻上升到生活感悟,读者阅读的时候,会沉醉其中,也会顿悟超脱。
非常喜欢第四、第五辑。他笔下的商洛风光,让人迷醉。丹凤是个好地方,贾平凹老师笔下的《龙驹寨》,几十年前就让人神往,而流涛的《冠山晨韵》《丹江咏叹》,会让人认知现在的丹凤。《糊涂面》有多糊涂?《羊杂泡》有几多味?还有《过风楼的酒》,如何醇香绵长?相信读了流涛的文字都会流哈喇子,也必须沿着文字的脉络,去商洛去丹凤走一走看一看,这就是文字的魅力,也是作家价值的体现。
他的行走文字五十五篇,光看篇目,你就有了羡慕嫉妒,他怎么那么会生活呢?就这,他还说“这是他二O一O年以后游览的一部分”,你说气人不气人,如果全拿出来,还不洋洋洒洒几卷本?《秀美丽江》《水乡乌镇》《藏佛圣地郎木寺》等有风光,《上海这座城》《北京的气质》《重庆的味道》《南宁,一首婉约诗》有思考,他说“自然和社会是无字的书本”,要“明白风俗人情”“听懂自然物语”,需要用心用情。鱼在洋认为,作家也好读者也罢,“只有愿意静下心来的人,才能品味出从心底流出文字的带有体温的涛声”。这涛声,不仅仅是流涛的,是丹江的,也是大家的,民族的。
听说他的中短篇小说集即将付梓。愿流涛心有大海,文思澎湃,涛声不绝!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蓓)近期,市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7部门联合印发了《商洛市乡村...
商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商洛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