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 访商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商州区委书记张盈安
村民向张盈安介绍收入情况食用菌成为全区扶贫支柱产业一组组光伏板组成一片片“铁杆庄稼”,借“光”生金,助百姓脱贫;一片片荒地变成一个个现代化食用菌生产基地,成为带富一方的扶贫希望;商州区数字化菊芋制造中心投产,带动包括贫困户在内的3万农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如今,商州区各种富民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处处涌动着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滚滚热潮。初冬时节,三秦都市报记者走进商州区实地采访,并对话商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商州区委书记张盈安。
“扶贫最基础、最重要、最难的就是发展产业,抓住了产业就抓住了脱贫攻坚的‘牛鼻子’。”在张盈安看来,产业做不上去,扶贫就失去应有的基础,没有产业的支撑,乡村振兴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于是,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商州区先后出台《商州区光伏产业扶贫实施办法》《商州区光伏产业扶贫工作方案》《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指导意见》《菊芋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和奖惩实施办法》《关于产业扶贫就业脱贫的决定》,为产业开辟“绿色通道”。
11月20日一大早,跟随张盈安调研的步伐,记者一行来到位于商州区大荆镇口前村的龙山光伏电站。放眼望去,只见四周的太阳能电池板一组紧接着一组、一排紧挨着一排,依山势沿坡形弯弯曲曲地向远处延伸,遍布太阳能电池板的群山仿佛披上了蓝色的铠甲。
目前,商州已建成村级扶贫电站59个32.73兆瓦,集中式光扶扶贫电站1个30兆瓦,总装机容量达62.73兆瓦。采取村集体、贫困户入股和认领分红的办法,全区已有20294户贫困户和117个贫困村集体参与光伏产业,累计实现产业收益10904.11万元。
发展食用菌产业促进群众就业。“每条生产线的产量是多少?”“原料现在每吨多少钱?”“产品的销量如何?”……在商州区润科食用菌基地,张盈安一边查看生产流程,一边向企业负责人询问食用菌基地的相关情况。
2017年,商州区在充分调研和借鉴其他地区食用菌产业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决定将食用菌作为全区第二大扶贫支柱产业。为增加产品竞争优势,做大做强产业,在张盈安的主导下,商州区将食用菌产业发展定位在工厂化规模生产上,由此,总投资约1.2亿元的润科食用菌基地应运而生。
近年来,商州区采取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公岗安置、企业吸纳、创业带动等措施,兑现就业创业补贴1906万元,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34693人,其中,基地工厂就业918人、自主创业448人、农业产业6588人,户均增收2万元,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
优化产业拓宽群众增收路子。“近年来,我们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作为推动农业发展、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的重要举措,通过转方式调结构,扶持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最大限度为群众拓宽增收路子。”张盈安说。
在张盈安的主持下,商州区委、区政府在两年种植加工销售试验的基础上,将菊芋作为脱贫主导产业之一,决定在荆河生态工业园建设国内最大的菊芋产业项目——商州区数字化菊芋制造中心。
“我们通过运用‘公司+支部+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为农户免费提供种子,签订产业扶贫菊芋种植收购合同,保底价进行收购,带动3万农户种植菊芋5万余亩,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吸纳300多人在企业实现稳定就业。”商州区数字化菊芋制造中心负责人金新康告诉记者,“在项目建设期间,张书记多次带领区直有关部门深入建设现场,检查指导、了解项目进展,协调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对项目的规划、运营和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最终,项目于今年10月底正式建成投产并试运行,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投产,拼出了商州重大项目建设的新速度。”
文/图本报记者冀晖
新闻推荐
本报讯(张蓓)近期,市生态环境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交通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林业局7部门联合印发了《商洛市乡村...
商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