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劳务工摘穷帽

商洛日报 2020-01-25 06:01 大字

荆淑霞忙着往车上装货

本报记者谢非

临近春节,在洛南县寺耳镇的阳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内,工人们正忙着把公司生产的香菇、木耳、猴头菇、羊肚菌等各种菌类装成新年大礼包。在众多繁忙的工人中,有一位叫荆淑霞的女工,干活特别起劲,不一会就把面前堆积如小山的礼盒装到了车上。

今年43岁的荆淑霞是当地王沟村人,村子离镇上有十几里路程,以前荆淑霞夫妻俩一直在家务农,平日里种点庄稼和药材,家里有年迈的婆婆,听力残疾的大儿子和一对双胞胎女儿。因为经济来源有限,生活负担很沉重,每年除过吃穿用度,所剩无几。

2015年,为了解决两个女儿上学问题,荆淑霞一家搬到了镇上。原先的计划是丈夫平时外出打零工,荆淑霞自己回老家的山上挖药材补贴家用。在这一年,荆淑霞家被村里纳入了贫困户。就在此时,荆淑霞听说镇上新建了一家食用菌种植基地,她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去了。没想到这一去就一直干到了现在,现在她已经是种植基地的老员工了。

刚开始,从来没接触过食用菌的荆淑霞面对工作有些不知所措,但是经过公司每年不下10次的培训,荆淑霞现在不但掌握了基本的食用菌栽培技能,还成了公司里的“全才”,各项工作她都可以胜任。从接种、管理到采摘、分装,她十分熟练。每天40元的工资,每个月能有1200元的收入。以前到处打零工的丈夫,只是偶尔来食用菌基地打工,后来看到在基地务工比较稳定,2019年开始,夫妻俩一起在食用菌基地务工,每月一共能挣到3600元。值得庆幸的是今年20岁的儿子通过在技校学习,目前在县城的一家酒店做面点师傅。“我们也不图他挣大钱,能学个技术养活自己就可以了。”荆淑霞说。

2019年,另一件让荆淑霞高兴的事情是他们一家在紧挨着食用菌基地的移民搬迁小区分到一套新房子,虽然还没有装修好,但是比起以前一家5口挤在租来的20多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居住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这天正好腊月廿三,是中国传统的小年,在公司装好最后一批货,荆淑霞准备领着全家去集市上采购一番,在新家过个美满的春节。

“之前根本不会想到会有这样的好日子,我现在在镇上打工挣钱,还能照顾两个孩子上学,如今不再当贫困户了,每天都跟过年一样。”荆淑霞一边忙活一边高兴地说。靠着自己的勤劳,荆淑霞一家摆脱了贫困,2020年迈进了新的美好生活。

新闻推荐

替人借钱起风波 法官办案受称赞

本报讯(王亚锋记者李煜)2019年12月19日,商洛市洛南县法院景村法庭门前响起一阵鞭炮声,原来这是案件当事人齐某及其代理人来给...

洛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洛南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