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在西安成功实施 全球首例 “定制”的人工颈椎间盘 助她重新行走自如

西安晚报 2019-05-17 05:12 大字

为了制定手术方案,医疗专家组根据病人实际病情制作手术模型反复进行论证。记者 王健 摄西安市红会医院院长郝定均讲解手术经过记者 王健 摄

“原以为自己一辈子都不能下地活动了,没想到短短几天我就能自如行走了。”刘女士因椎间盘突出几乎丧失行走能力,为减少传统手术带来的弊端,5月6日西安市红会医院为她量身定制,实施了全球首例3D打印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16日恢复良好的刘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说。

今年52岁的刘女士来自陕西省洛南县,5个月前出现了左上肢胀痛、麻木和无力症状,且伴有走路不稳现象。她告诉记者,“当时我在当地医院进行了保守治疗,可是针灸、按摩都试遍了,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越来越重,日常生活也受到严重影响,那段时间特别痛苦”。

今年5月,刘女士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西安市红会医院。经检查,刘女士颈4/5巨大椎间盘突出。西安市红会医院院长郝定均介绍,患者年龄不大,颈椎稳定性好,颈椎退变增生不太严重,颈椎间盘突出节段少。如果按常规给她实施颈椎间盘减压融合术,固定节段活动度将丧失,术后可能出现临近节段退变而需要再次手术治疗,后续治疗曲折,得不偿失。

红会医院脊柱病医院退变与肿瘤病区主任单乐群表示,3D打印人工颈椎间盘置换,可为每一位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的人工颈椎间盘,从而有效降低术后相关手术并发症的发生。5月6日,专家团队对刘女士进行了3D打印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术中,专家们切除完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后,将依照刘女士影像资料设计的3D打印人工颈椎间盘假体植入到切除的颈椎椎间隙内,手术非常顺利。术后第5天,刘女士就在颈托的保护下自由行走了。

郝定均表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是近年来颈椎间盘突出手术的新术式之一,与传统的融合术相比,它不仅能取得相同的手术效果,还能保留颈椎的活动度,降低临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使部分患者可避免再次手术。但目前市场上使用的人工颈椎间盘假体均为进口产品,价格昂贵,尺寸均按国外人群的解剖参数来设计生产,与我国患者不相适应,假体上下表面设计与椎体的上下终板也不匹配。每一位患者的颈椎终板形状都存在差异,用一个现成的标准植入物不可能匹配所有患者的生理参数,而3D打印人工颈椎间盘正好能解决这些问题,且定制周期只需要两周。此外,传统手术后患者需要戴三个月时间的颈托,而采用3D打印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术后患者恢复期只需戴两周颈托,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记者张黎娜实习生李浩

新闻推荐

突尼斯全国妇女联盟考察组赴洛南考察草编项目

本报讯(记者王斌通讯员周洁)5月14日,突尼斯全国妇女联盟主席拉加·贾比一行来到洛南县,考察巧手草编妇女手工艺发展项目。商...

洛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洛南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