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巩固提升退耕还林成果

商洛日报 2021-10-08 20:52 大字

本报讯(刘春荣杨鹏)近年来,丹凤县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为契机,以着力推进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为载体,以持续巩固提升上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成果为抓手,使全县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逐年增长,为全县生态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自国家1999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该县就在退耕还林实施区,按照适地适树、确保质量的原则,在25度以上坡耕地发展板栗、核桃、花椒、五味子、山茱萸、连翘等特色产业,退耕还林24.48万亩(上一轮退耕还林17.49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6.99万亩),使林区广大群众彻底告别了倒山种地、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让92%的群众享受了党的惠民政策。同时,该县以丹江、老君、银花、武关等“一江三河”沿线绿化为重点,实施长防林配套项目建设2.3万亩,栽植油松、侧柏等绿化苗木255.3万株,实施荒山造林配套项目建设18.7万亩,栽植油松、侧柏等绿化苗木2100多万株。据统计资料显示,全县森林覆盖率70.86%,全年优良空气天数350天;丹江雷家洞出境水质达到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100%,为“一江清水永续北上”和发展县域生态旅游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

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每亩给林农补助1200元。今年通过检查验收,全县向林农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700多万元,惠及5000多户林农。

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向12个镇办155个村(社区)3万多户林农兑现补助资金5.3亿元,户均增收1.4万元。

新闻推荐

巩固脱贫成果 促进持续增收

近年来,丹凤县武关镇毛坪村因地制宜发展猕猴桃产业,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建立起村集体与群众...

丹凤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丹凤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