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邻剧场,邻里共筑新舞台
本报记者 张欢欢 田甜
每到星期三,在耀州区渠岸巷的大槐树下总会出现一群老人,他们或是唱起秦腔,或是演着快板剧,他们年过半百、两鬓斑白,却精神焕发、笑容满面,大家相聚在一起,翩翩起舞,放声高歌,敲锣打鼓,吹拉弹唱,办起了专属于自己的“文化大舞台”———睦邻剧场。
睦邻剧场最初是由8位热爱秦腔的老人自发成立的,说起剧场成立的日子,75岁的团长张万成记得清清楚楚,“我们剧场是2011年9月23日成立的,我们大部分都是离退休老同志,离开了工作岗位心里发慌,就经常聚在一起拉拉弦子唱唱戏,一块唱一块玩,慢慢地就想办个自乐班。一开始我们叫大众艺术团,后来邻德社区的主任帮我们取了个名字,叫睦邻剧场,一是因为办这个自乐班给街坊邻居带来了快乐,二是在创文工作中也能帮着社区宣传宣传正能量先进事迹,于是睦邻剧场就这么诞生了!”
剧场刚成立的时候,没有乐器也没有音响,团长张万成就自掏腰包给大家买了二胡、板胡、音响等器材,一周两次在广场上演出,慢慢地剧场也由最初的8个人逐渐壮大到60余人,小至4岁的孩提,上至80岁的老汉都成为了剧场的成员。唱多了《三滴血》《火焰驹》这些传统剧目,剧场成员和观众都觉得有些枯燥,这时,副团长赵佰正想出了个好主意,不如写写身边人、身边事,编成快板戏,他的想法得到了团员们的一致认可,赵佰正便为大家编起了快板,他的快板主要是以宣传精神文明为主,孝老爱亲的、勇于助人的都能成为他的题材,贴近生活、风趣押韵。现如今,每周三剧场的表演中都少不了赵佰正的快板。最近,他为剧场创作了一首《七女秀耀州》,大家正在紧锣密鼓地彩排,赵佰正拍着胸脯说,“下次你再来我们大槐树下瞅一瞅,绝对又有新的快板!”
说起这睦邻剧场的“魅力”,成员任水霞高兴地说,有了这个好去处,我们这些老年人也有了个自娱自乐的地方,农闲时节,坐在一起拉上几曲,唱上几段,热闹热闹,也算是老有所乐。“好着哩,捣鼓这些乐器还能舒筋活血,强身健体,我现在75了,身体反倒越来越好,四五年前一年都得住两回院,到剧场里唱戏后心情舒畅了,医院也不用去啦!”张万成团长的一番话引得大家笑声一片。他是睦邻剧场成员中年龄最大的一位,但看起来仍然精神矍铄,身体硬朗。
对于睦邻剧场的每一位团员来说,睦邻剧场都有着不同的意义,或是一个消遣娱乐的去处,或是一个交友谈心的渠道,抑或者是一个施展才华的地方,但对于团员张晓丽来说,睦邻剧场不仅仅是一个自乐班,更是她圆梦的舞台。今年41岁的她是团员里最年轻的一位,说起秦腔,她双眼闪烁起了泪光。
“我从小就爱唱戏,12岁的时候我考上了丹凤县剧团,可是家里有5个姐妹,实在困难,我家里连一把二胡都买不起,我爹想给我做一把,锯木头的时候失手锯伤了我的手指,因为受伤我再也不能拉二胡,也失去了成为一名戏曲演员的梦想。我爹心里感到愧疚,直到去世都念叨着听不到娃唱戏了。”父亲的去世给了张晓丽很大的打击,她想起她曾经遗失的戏剧梦,想到父亲临终的遗愿,她下定决心要重新开始唱戏。当时正逢睦邻剧场初建,张晓丽毫不犹豫地加入到了这个团队中间,她跟着团里的老人重新学习,很快她的演唱水平就得到了提升,2012年她被选中参加了陕西电视台《秦之声》大叫板栏目,此后多次获得秦腔演唱大赛的荣誉证书。儿时的秦腔梦在睦邻剧场这个舞台上再一次绽放。
“打竹板,竹板响,睦邻剧场不简单,吹拉弹唱红了天。起初只有几个人,现在成了一个编,经商的、务农的、教书的、打工的,还有公司管理的,最大寿数八十整,四岁孩童也曾有。吼秦腔,唱眉户,唱红歌,打竹板,八仙过海把艺显。你说这到底为了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大家。老头、老太没事干,麻将桌前你少看,还是来这转一转,身体健康又延年。睦邻剧场不简单,吹拉弹唱乐无边!”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李文化报道)笔者日前从丹凤县了解到,首届大秦岭年猪祈福节将于1月日在丹凤县龙驹寨罗家村陕西未来绿色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厂址举办。进入腊月,杀猪宰羊备年货一直作为中国农历迎新年的传统民俗,...
丹凤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丹凤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