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大附院核医学科PET中心—— “高精雷达”护航,打造现代医学影像“新高地”
半岛全媒体记者齐娟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核医学科PET中心成立于2010年,经过10多年发展,目前科室拥有高端影像设备PET/MRI一体机一台、PET/CT两台,年检查量达7500例,2021年度诊断准确率达到96.5%。学科是核医学、放射医学两个专业的研究生培养点,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2名;承担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4项、市级课题3项。青大附院PET中心在“医、教、研”各方面进入全国先进科室行列。
“高精雷达”护航,高端影像设备领先
医学影像是20世纪医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从伦琴发现X射线,到第一张手的X光片的诞生,从超声成像到计算机断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从放射性核素的伽马照相机到单光子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SPECT和PET)等,医学影像技术相继问世、迅猛发展。其中,将两种影像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互相取长补短,生成融合图像的技术是现代化医学影像的主要特点。
青大附院拥有全国领先的高端影像设备PET/MRI一体机。PET/MRI一体机是将PET的分子成像功能与MRI卓越的软组织对比功能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融合影像设备。一次成像可同时获得核素显像图像、各种序列的MR图像和二者的融合图像。具有辐射量低、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的特点。在肿瘤评价方面,特别是微小病灶、隐匿性病灶等密度病灶、形态特征不明显的病灶等具有显著优势。同时,在健康体检、儿童肿瘤、神经系统非肿瘤性疾病(如癫痫病灶定位、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及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评价中具有独特优势。
科室同时引进先进高端影像设备PET/CT机。PET/CT机是将分子成像设备PET和放射诊断设备螺旋CT完美结合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端影像,一次扫描可以同时获得核素显像图像、CT图像和二者的融合图像,可一目了然地显示全身病灶。临床主要用于肿瘤诊断、分期、疗效评价与监测、预后分析等以及脑神经和心脏等领域重大疾病的早期发现和诊断。具有灵敏、精准、特异及定位准确等特点。
践行“医疗质量第一”原则,科室文化引领稳步发展
科室积极践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的精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预防为主,为肿瘤的预防和精准诊疗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科室全体人员自觉建设“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科室文化。科室倡导“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生活理念;“检查流程,让患者满意;诊断质量,让临床满意”的工作目标;“创建和谐科室、谋求科学发展”的工作宗旨;“质量第一、服务至上、创新驱动”的立科之本。在这样的文化引领下,科室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王振光教授、博士研究生、主任医师,核医学教研室主任、核医学科主任、PET中心主任。研究方向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PET/CT和PET/MR临床应用研究和正电子放射性核素示踪剂的研发与转化。在EurJNuclMedMolImaging,ClinNuclMed,ER,EJR,MolImaging,ThoracCancer等高水平英文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著和综述性文章80余篇。主编著作2部、主译著作1部、《核医学》教材副主编1部、编委1部。主持各级科研项目5项。
现兼任山东省医学会第九届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PET和分子影像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第四届委员会组织继续教育工作组委员;中国核学会核医学分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医学影像与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青岛市核医学分会第五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核医学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控制专家组副组长;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第十届编委会编委;《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第六届编委会编委;《精准医学杂志》第二届编委会编委;政协青岛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委员;政协青岛市崂山区第十二、十三届委员会委员;民建青岛市委青岛大学总支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委。
新闻推荐
4月8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水泉镇袁庄村农民在果树大棚里分装刚摘的樱桃。暮春时节,水泉镇种植的300余个果树大棚里的樱桃...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