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山东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出炉济青等市将试点低碳商业、低碳旅游、低碳产品

济南日报 2022-04-08 11:29 大字

本报4月7日讯(记者 赵云龙)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山东省“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据省生态环境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侯翠荣介绍,山东将建立完善碳足迹评价体系,在济南、青岛等市开展低碳商业、低碳旅游、低碳产品试点。并且,将积极探索开展碳普惠制建设工作,在济南、青岛、烟台、潍坊和威海等市率先启动试点,探索开发创新具有地方特色的碳普惠模式。

山东是碳排放大省,火电、钢铁、电解铝、地炼等高碳行业企业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压力较大。据介绍,《规划》明确了山东省“十四五”期间能源、建筑、交通和生态保护等领域的目标要求,强化了科技创新、示范引领、激励约束等一系列具体举措,提出了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山东方案”。

据介绍,《规划》注重科技创新与治理能力提升,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设为专章,以科技创新驱动气候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从科技平台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关键核心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科技成果集成推广、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研究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开展减污降碳系统治理技术专项科技攻关,提升山东省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水平,加快补齐基础性、关键性能力短板。另外,《规划》还提出将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

据省能源局副局长王福栋介绍,“十四五”期间,全省能源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基础上,持续推动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能源对经济社会的保障支撑作用。通过一系列措施,力争到2025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1亿千瓦以上,较2020年实现翻一番;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提高到19%左右,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13%左右。

据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处长吴泓洋介绍,除二氧化碳之外,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等也属于温室气体。下一步,省生态环境厅将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统筹做好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其中,在加强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政策和路径研究方面,将在济南、青岛、烟台、潍坊等低碳发展基础较好的城市率先开展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政策和路径研究。逐步摸清重点领域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底数,探索建立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控制目标、减排潜力测算方法以及统计核算监测体系。

另据侯翠荣介绍,在低碳社会创建引领方面,山东省将重点开展深化低碳试点示范、推动建设近零碳排放试点和工程、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等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中,在深化低碳试点示范方面,将继续支持济南、青岛、烟台、潍坊4个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研究制定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配套政策,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打造一批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低碳城市、低碳社区和低碳工业园区试点,探索适合山东省省情的低碳发展模式。积极开展氢能生产与综合利用、智能电网技术、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等低碳技术示范试点。建立完善碳足迹评价体系,在济南、青岛等市开展低碳商业、低碳旅游、低碳产品试点。积极探索开展碳普惠制建设工作,在济南、青岛、烟台、潍坊和威海等市率先启动试点,探索开发创新具有地方特色的碳普惠模式,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为广大民众的节能减碳行为真正赋予价值,实现人人低碳,人人受益。

新闻推荐

山东省今年新增设“鲁班首席工匠” “齐鲁工匠”选树由50名增加至100名

本报济南4月7日讯(记者孔令茹通讯员刘晓林)从今年起,“齐鲁工匠”选树由原来的50名增加至100名,新增设“鲁班首...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