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掏井 路军

济宁日报 2022-04-01 23:34 大字

苏轼短文《记梦参寥茶诗》说的参寥,是僧人,名道潜,常与苏轼等人诗文唱和。

一日,苏轼梦中浮现参寥所写诗:“寒食清明都过了,石泉槐火一时新”。寒食忌烟火,这人人皆知,作为文学巨椽,苏轼关心的是诗句是否合乎现实,他对“石泉”之心不解。参寥梦语回应:“俗以清明掏井”,而石泉指的是井水。

古人有清明节掏井的习俗。他们真讲究,天清气爽之际,还不忘给日日饮水用的井剔除尘垢沙泥。

井的历史可谓久矣。河姆渡文化时期,先民已开造出深几尺的水井,粗糙简单。不过,越简单越与烟火气离得切近。因粼粼清水的滋养,谷粟得以繁茂。

古语说,民以食为天。不要忘了,百姓也是以井水为生的。一口水井,与百姓息息相关;一口水井,维系了邻里和睦,关乎乡村繁衍。井水兴,则礼仪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则是其生动的生活写照,纯净温厚,平和坚韧。

一口水井,还孕育发展了深厚广博的井文化,井田,井然有序,市井,井赋……繁复多彩。

时值清明,古语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净明洁。时隔久了,水井难免淤泥尘沙,若不掏井,水垢丛生,人畜饮用非生病不可,谷粟也不能茁壮长。

我未见古人描述掏井的繁忙之景。或许,这太习以为常了,还有什么值得后人大惊小怪的呢?

清明掏井的习俗,与农耕的历史一脉相承。至少在宋代,江南还存有这一习俗。有些耐人寻味的是,与草根更为接近的僧人记得,而像苏轼这样的文士则感到陌生。

冀北,多为移民之乡,山西、山东移民充塞,也将掏井习俗带到了塞外。

我故乡曾凿大小不一、深浅不一的石井,有的临近田园,年年润泽嘉禾;有的挨近村庄,甘甜之水慰藉了多少乡愁?

我儿童时,倘若天旱或井水蒙垢,故乡人还不定期掏井。碗口粗的抽水机黑管子哗哗冒水,井外不远的河滩,一如沼泽。乡村饮水的石井,水一般不过十几米深。不久,井内只余一洼水。几人系粗粗麻绳缚腰,身披帆布衫,慢慢倒摇辘轳,沿井口下入井内。趴在井口向内探望,黑影如墨。小铁锹挖凿的沉闷声,冲破幽深的束缚,旋出井外,如风飘散。

恐惧,压抑,种种情绪盘桓心底,我想象假如我身在井底,绝不会安然自若的。井辘轳旋转,粗麻绳瞬间紧张了,蹦得紧紧的,几个人面对面攥紧辘轳的铁摇臂,沉重扭曲了声音,粗壮的胳膊青筋毕现。

一筐烂乎乎的黑泥浮出井口,这是岁月沉积的痕迹。泉水汇聚,浮浮沉沉,时光之手筛落杂质,将清纯透明甘甜农家的一日三餐,以至近在咫尺的菜园,隔着一条季节河的对岸果园。

掏井的烂泥,聚在太阳底下曝晒,没多久如结痂一样坚硬。农人择一天镐捶锨拍,掺杂寸许的黄麦草,井水搅拌,敷在菜园石墙,插上葛针,防鸡鸭蚕食。

之后,大沿井替代了小水井,机井代替了大沿井,我再也没有见过春天掏井的情景了。那担忧危险的心思,与掏井后的安稳快乐,亦如昨日晨风,只停在那口古旧废弃干涸的小水井记忆里了。

清明掏井的这习俗,真的会让后人淡忘无影吗?

新闻推荐

山东省全装修住宅分户验收有了新规 吊顶、厨房、卫浴、室内污染物等内容也纳入验收项目

本报综合消息近日,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了修订的《山东省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