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强化就业优先,稳住两大民生基本盘

济南日报 2022-03-16 11:47 大字

□张雪军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稳就业再次摆上突出位置。稳就业关键在于“两群一策”,即稳住市场主体,关注就业群体,强化就业政策精准发力。各级政府在明确“就业优先”目标导向基础上,发挥财政、金融、要素的导向作用,统筹一、二、三产业协同,串起产业链整体升级,将就业作为综合性系统工程持续推进,这是“十四五”期间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稳住市场主体层面,一、二、三产业应同频共振,挖掘产业间联动效应,促进成本优势在各产业之间的有序传递。以山东省为例,粮食、蔬菜、农副产品、渔业等作为基础产业,充分利用其第一产地的产品优势,延伸拓宽上下游产业链。在农产品深加工、种业、农药化肥、农业机械、冷链物流等附加值较高的行业培育形成对第一产业二次赋能的二、三产业,扩大基于基础产品优势的机械、生物、医药、物流、电商的配套产业规模,形成具有区域优势的成本洼地和产业基础层。

在第二、三产业层面,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形成技能密集型产业人才、技术优势。以大型国有企业、优秀民营企业为行业龙头,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为产业先锋,中小微企业为就业主体的雁阵企业集群,这是稳就业中市场主体的基本盘。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促进城镇乡村劳动力就业双向吸纳。在现代农业、特色小镇、休闲观光、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农村市场规模和消费能力,满足农村市场不断迭代的民生需求,形成农村、乡镇消费新的增长极,增强三四线城市、农村乡镇对人才的吸引力,实现返乡创业、下乡创业的新局面。

在关注就业群体层面,对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再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应分类施策。目前,就业领域存在“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现象。这种结构性错配,不仅仅是产业升级带来的新技术劳动力短缺导致的技能匮乏,也不仅仅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的工作强度大、对年轻劳动力吸引力弱的期望匮乏,而是经济转型、教育转型、企业转型三者作用的叠加问题。

因此,如何准确对接企业需求,建立有效的就业培训体系是关键。必须深入掌握企业发展阶段及人才需求现状,细化人才需求标准、培训内容、师资经费落实。在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的国家教育体系之外,建立全社会参与的就业教育培训体系。以企业需求为主导,企业人员、科研院所共建,形成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资源配置模式。对退役军人、农民工、城镇再就业群体实施精准有效的短期培训,实现稳就业的有序对接。

目前大学生“慢就业”“缓就业”现象较为突出,充分就业取决于就业群体所面临的就业压力、就业机会、就业期望。就业压力不仅取决于劳动者本身,而且还取决于劳动者家庭所面对的就业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就业机会则取决于市场主体的均衡性、规模性和发展性。就业期望取决于就业岗位带给劳动者的心理期待。由于疫情影响和新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必然造成短期内的产业失衡。产业失衡必然造成就业失衡,就业失衡一方面可以促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自我革新,另一方面也暴露出教育质量长期建设稳定性和市场短期需求带来的错位矛盾。解决这一矛盾,长期规划和短期应对必须统筹规划,确保高等教育持续性和产业发展变化性之间的良性互动。

就业期望往往受到整个社会对于职业价值认知的判断,就业稳定性、低风险性偏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充分就业的推进。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从人才选拔、分类培养、舆论宣传等方面要不断深化,在人才招聘、收入、落户、职称评审等方面提升职业教育劳动者的待遇水平,增强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吸引力,构建完整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在政府就业政策层面,除了运用财政、金融等工具作为杠杆,撬动多方资本进入,促进激发市场活力之外,完善稳就业考核指标的科学性也是重要一环,例如统计充分就业GDP的关键数据,关注劳动力人数及单位产出价值。在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引领下,重点发力劳动力人口基数和产出价值。对于劳动力的吸纳,首先应构建吸引劳动者的系统政策框架,在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形成适合不同层次需求的阶梯型解决方案。其次以高产出价值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企业专精特新梯度培育体系,促进企业营收和健康发展,带动财政税收的增长,进而反哺民生需求,形成良性循环。第三,形成统一的就业市场信息平台。一方面及时对接企业用人需求和就业群体的供给需求。另一方面,在促进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发展的同时,及时解决新企业形态带来的劳动者权益保护问题,解决劳动争议、结果执行的难点,切实保障就业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形成稳定、优质的就业局面。

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的决战之年,更是济南市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的跨越之年。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实现稳就业的工作目标,应当突出稳字当头,坚持稳中求进,稳市场主体、稳就业群体、稳就业政策,精准发力、久久为功。

(作者系山东交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

新闻推荐

小清河复航工程进展顺利通江达海加速到来

小清河复航工程加速推进,预计2023年全面通航。小清河复航工程加速推进,预计明年全面通航。除了打通济南这座内陆城...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