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察言观色破案 人称“读心神探” 她靠“测谎”破获重大疑难案件370多起,是今年“最美公务员”中唯一山东人

齐鲁晚报 2021-12-10 05:10 大字

林燕在微反应实验室内进行心理测试。受访者单位供图12月2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公布了“最美公务员”评选结果,林燕上榜。她也是山东省入选的唯一一人。

林燕是谁?她又凭什么当选?我们试图通过深入采访探寻答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陈晨张锡坤

十分钟测出被测者姓氏 林燕,青岛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技术处副处长,人称“读心神探”。从事心理测试方面的工作近20年,直接破获重大疑难案件数百起,在微反应心理测试领域全国领先。

林燕从事的工作,通俗的说法就是“测谎”,所以采访开始前,记者先观看了一次林燕“测谎”。

四面可以调节透明度的玻璃墙围成了一间三四平米的房间,一张桌子,两侧分别放着一把椅子,一台电脑,一台多道测谎仪,三个摄像头,这些组成了微反应实验室的核心部分,也是林燕工作的主要场所。据介绍,最长的一次,林燕曾在里面工作十几个小时,从上午9点到晚上11点半,吃饭和休息,她始终跟嫌疑人待在一起。

接受测试者与林燕是第一次见面,此前互不相识,此次测试的题目是林燕猜对方的姓氏。测试开始前被测试者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张、赵、王、李、周”五个姓氏,其中一个是自己的真实姓氏。

写完后,林燕在测试者的胸部、腹部以及双手手指上佩戴感应器,与桌子上的电脑链接。测试者侧身坐在林燕对面的椅子上,林燕坐在电脑前。

按下开关,透明玻璃瞬间转为不透明,房间安静下来。看着电脑屏幕上的图谱,林燕发起了提问。

“你能诚实回答你姓什么吗?”“你是姓张吗?”“你是姓赵吗?”“你是姓王吗?”“你是姓李吗?”“你是姓周吗?”

每问完一个问题,林燕都会向测试者投去一个“犀利”的眼神。随着林燕的提问,电脑上的图谱也开始起伏。

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林燕进行了多轮相似的提问。

两三轮下来,跟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一同在外观察的另一名刑警很快表示,“测试者姓周。”在刑警的提示下,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发现,每当林燕问道“你是姓周吗?”时,电脑上的一条黄色曲线总会出现较大的起伏,“这代表她紧张了。”刑警说。

测试结束,林燕的答案跟同事的结论一样,“姓周。”

拆掉身上的感应器后,测试者笑着说,她一直在努力让自己不加思考的回答“不是”,但到后面几轮提问时,一旦被问到真实的姓氏,心里会觉得“很突然”。

测试者内心的这些“情绪”,都被图谱记录了下来。在提问的同时,林燕也在观察测试者的反应和表情。她能看出,越到后面,测试者的表情越不自然。

在这个小实验中,林燕使用了心理测试技术和微反应心理测试技术。心理测试这项工作,她已经从事了近20年。

图谱告诉她谁是作案人

今年45岁的林燕1996年进入公安部门,一开始做行政工作。机缘巧合下,她成为一名刑警。

林燕的第一专业是文件检验。2002年,她学习了心理测试,通俗地讲,就是测谎。

学之前,林燕对这个专业很好奇,“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专业呢?听起来很好玩的样子。”但真正学习后发现,这是一项非常难学的技术。越有挑战性的事情,她觉得越有意思,于是坚持做了下来。

这些年,林燕共参与1400多起刑事案件中2100多人次测试工作,直接破获重大疑难案件370多起。

林燕介绍,早在2002年时,我国就有很多刑事案件在侦查中使用心理测试技术,发挥了很好的效果。她从事这项工作时,正是心理测试技术应用的第一个高峰期。

“这项技术可以帮助警方及时排除无辜的人,找出真正的作案人。”林燕对早期办的一个案子印象深刻。夜晚一对老夫妻在路边乘凉,两辆车驶过后,其中一名老人被撞身亡。虽然周围有很多人,但大家都没看清到底是哪辆车所为。

“因为在同一时间,有两辆相同颜色、相同型号的车紧接着从那里经过。”林燕说,侦查人员找到两辆车的驾驶员后,他们都不承认自己撞过人,并且从他们的车辆上均没找到明显的肇事痕迹。

于是林燕对两名驾驶员进行了心理测试。在测试前,林燕分别跟两人进行了谈话,“其中一名驾驶员在谈话时就能感觉到他的焦虑,还流露出了不想测试的意图。”

心理测试时,同样的问题,第一个驾驶员轻松通过,第二个驾驶员在目标问题上有特异反应。通过这次测试,警方基本锁定嫌疑人。

林燕说,这是她最早使用这项技术并获得了成功,当时觉得“特别爽”。“这项技术非常神奇,能第一时间看到一个人内心稍纵即逝的微妙变化,尤其是目标问题出现时,就像鼓槌一样,重重锤在嫌疑人心口。”林燕说,图谱告诉她,这就是真正的作案人。

两个嫌疑人谁是真凶手 随着工作的深入,林燕觉得,常规的多道测谎仪检测出的几项指标是远远不够的。怎样能做到更好呢?怎样增加技术指标呢?林燕想到了微反应测试。

有了这个想法后,2011年,林燕和她的团队建成了微反应实验室,2012年正式投入使用。据悉,这是全国第一个微反应实验室。

“简单说就是之前有4个参数,现在有8个参数。”林燕说,微反应测试就是通过肉眼观察和非物理接触式设备采集被测人的外在表现,包括表情、动作、眼睛转动的方向、声音的变化等,来判断被测人是否有嫌疑。

“人的情感比说出来的话要真实得多。”林燕说。

微反应实验室建成后,林燕曾通过微心理测试技术协助破获过一起20年的积案。

那是一起杀人案,当年没有侦破,但公安机关一直没放弃。前几年公安通过技术手段,找到一些物证,这些物证同时指向了两个人。

两名犯罪嫌疑人到案后,侦查人员在审讯他们时,其中一人坚决否认作案,另一人承认后又翻供,案子变得扑朔迷离。

两个人到底谁是凶手?是团伙作案还是单独作案?这些问题在当时掌握的证据中不好做出判断,案件陷入僵局。

这时林燕接受委托,对两名犯罪嫌疑人进行心理测试,“翻供的人顺利通过测试,那个坚决否认的人因为测试有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很快招供了整个犯罪过程。”

如果被测人没有通过测试,但仍坚决否认作案会怎样呢?

林燕说,目前在我国,心理测试结果不能直接当作证据使用,但心理测试是案件调查中一项非常有利的手段,能给侦查人员提供一个侦查方向。

“如果只是通过心理测试认定一个人嫌疑非常大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多证据来支持。”林燕曾在2015年参与侦办一起绑架杀人案,她开创性地将三维地图街景引入心理测试中,搜索了25公里范围,成功找到被害人的骨灰。这成了给嫌疑人定罪的关键证据。

当然在工作中,林燕也曾遇到不少困难。每当这时,她就会让自己停下来,重新整理思路,做调整。

林燕说,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不付出很多努力,就无法很好解决。何况在公安办案里,有时即使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未必能把事情解决好。

每一项技术都有它的局限性,每一个案件的侦破都需要大量的技术以及人力物力的投入,进行全方位侦查,最后能得出一个相对比较好的结果,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这些年工作下来,林燕留下了一些遗憾,但这些遗憾会支持着她把这项工作继续做下去,精益求精,力求完美,“我们走在不断探求真相的路上”。

儿子从不在她面前撒谎

林燕有一个正在读初中的儿子。在儿子小时候他们就达成一个约定,“有案子的时候,案子第一;没案子的时候,儿子第一。”

林燕记得,小时候的儿子常常问自己,“为什么别人家都是爸爸出差,我们家老是妈妈出差?”

这时林燕就会告诉儿子,作为一名妈妈,陪伴孩子是职责,可作为一名警察还有社会责任,这份责任让她必须去工作。

林燕说,这些话儿子一开始可能听不懂,“反复给他灌输呗”。

林燕的儿子从来不会在她面前撒谎,“即便是撒谎,他也会马上认。”林燕说,她对儿子的教育比较严格,“从小我们就告诉他,有些事可以犯错,但是不要撒谎。”所以林燕的儿子从小到大,遇到的任何事情,都会跟妈妈讲。

林燕说,自己不会将心理测试用到生活中,她觉得自己在工作上已经付出了很多精力,“工作的时候不停地给自己加码,生活中就想做减法。”

因为这项工作,林燕有了很多深入一线的机会,她常常要跟犯罪嫌疑人面对面,这让她在各个方面得到了明显的历练和提高。

目前林燕身上有多个耀眼的头衔,她是青岛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技术处心理测试及文件检验高级工程师,青岛市公安局心理测试技术学术带头人,全国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山东省刑事技术青年人才,齐鲁公安英才标兵型人才,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心理测试委员会委员。她还多次立功受奖,荣获青岛市三八红旗手、山东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全省公安机关“齐鲁先锋警员”等荣誉称号。2021年4月16日,根据真实案件改编创作的公安题材影片《猎心》三部曲相继在全国上映,片中原型就是林燕及其团队。

林燕为什么能当选“最美公务员”?我们一开始提出的问题经过采访已经得到答案,她的当选实至名归。但是林燕自己却觉得既荣幸又“诚惶诚恐”。她说,自己只是在本职工作上做了应该做的,也并没有做得非常完美,还有很多需要改善的地方。这次获得这么高的荣誉,她觉得,自己应该继续努力,才能对得起这个称号。

新闻推荐

手机“一键下单” 发空运跟发快递一样方便

本报12月8日讯记者从山东航空获悉,山航积极响应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的要求,由货运部启动了多式联运“一单制”项目试点工...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