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跑好援藏帮扶这一棒

聊城日报 2021-11-26 10:53 大字

尹晓敏(左二)和朱忠礼(左三)在指导故障指示器安装工作(采访对象供图)

■本报记者 蒲二利

“配电专业技能竞赛结果出来了,日喀则供电公司取得团体第一、个人前两名的好成绩。”10月29日,国网聊城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尹晓敏接到青岛援藏帮扶队员陶晓龙的电话。电话那头,陶晓龙非常兴奋。

“真是太好了!”尹晓敏开心地说。就在10月15日,尹晓敏刚刚卸任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援藏帮扶领队、国网日喀则供电公司副总经理等职,带领帮扶队员返回山东。这个电话,瞬间将他的思绪拉回雪域高原,让他回想起那些热火朝天的日子。

无愧铁军

沿着孔繁森的足迹前行

2020年2月,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下发通知,准备选派人员进藏帮扶。尹晓敏符合援藏人员条件。

此前,国网聊城供电公司刚刚组织了干部职工前往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参观学习。尹晓敏没有犹豫,很快报了名。他要从孔繁森的家乡出发,沿着孔繁森的足迹,在雪域高原上书写电力人的帮扶情。

尹晓敏是济南人,去年援藏时,他母亲已经84岁,身体也不是很好。为了不让母亲担心,他一直没有告诉母亲援藏的事情。直到现在,他母亲还认为他一直在聊城工作。他的岳母在他援藏之前就生病住院,后来还住进了ICU。“未能床前服侍老人,我只能把孝心深藏心底。”尹晓敏说。

帮扶队中共有两名国网聊城供电公司员工,除了尹晓敏,还有该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网工程管理专责朱忠礼。援藏期间,朱忠礼最牵挂的也是家中的亲人,妻子在他援藏期间生了第二胎。他没法照顾妻儿,非常愧疚,但认为自己的选择非常有意义。

帮扶队员们经常说,他们脚下所站的地方,根植着“老西藏精神(孔繁森精神)”,他们要无愧于电力铁军的称号。

授人以渔

激发帮扶对象内生动力

“西藏海拔高,空气稀薄,流传着一句玩笑话:躺着就是给国家作贡献了。但是我们不能躺着,我们要站起来、干起来。”尹晓敏说。

日喀则的生活节奏很慢,供电公司的员工冲劲也不是很足。尹晓敏很快发现了这个问题。他给10名山东帮扶队员说,我们不能闷着头干活,一定要做好“帮”和“扶”,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

西藏电力公司组织各类比赛,日喀则供电公司一个报名的人也没有。帮扶队急了,轮番做思想工作。“当时有员工跟我说,平常的工作已经很忙了,根本没有时间学习和参赛。我说我会一直陪着他们,他们学多久,我就陪多久。”朱忠礼说。

做通了思想工作,“小绵羊”都变成了“大黑马”。训练阶段,公司员工每天上午上班前、下午下班后都会加班学习,节假日也不休息。为了迎接“青创赛”,朱忠礼带着小徒弟马连杰,连着两个月每天学习到晚上11点多。决赛前一天晚上,他们练习到凌晨3点才休息,第二天一举拿下“青创赛”金奖。

星光不负赶路人。斗志昂扬的日喀则供电公司在2021年包揽了西藏电力公司所有比武竞赛最高奖,先后夺得“青创赛”金银奖、“客户服务之星”技能竞赛及首届配网不停电作业技能竞赛团体和个人双第一、省管产业配电专业技能竞赛团体第一和个人前两名。

师徒结对

帮扶结出累累硕果

“帮扶工作成效如何,关键看你培养的徒弟怎么样。”这是尹晓敏经常给帮扶队员说的一句话。为提高帮扶成效,尹晓敏严格落实“师带徒”工作,帮扶队平均每人带了四五个徒弟。

去年5月,尹晓敏协调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组建配网不停电作业专项帮扶团队奔赴日喀则,对日喀则供电公司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创造了最高海拔带电作业纪录,完成日喀则首次带电作业、西藏首次复杂项目带电作业及西藏首次低压带电作业等任务,大大提高了日喀则供电公司员工的技能。

在今年10月举行的西藏电力公司首届配网不停电作业劳动竞赛中,朱忠礼和其他帮扶队员全程指导。经过激烈角逐,日喀则供电公司勇夺团体、个人双第一,参赛人员荣获个人“技术能手”称号。

“回到山东之后,又收到了日喀则供电公司在西藏电力公司省管产业配电专业技能竞赛获奖的好消息,我们感觉非常欣慰。援藏帮扶,我们跑好了我们的这一棒。”尹晓敏说。

不久前,在国网山东电力20212023年度东西人才帮扶欢送会上,尹晓敏给即将援藏的同事提出了很多建议,帮助大家尽快适应帮扶生活和工作环境。他说,援藏帮扶工作需要我们一批批的帮扶人员持续努力、久久为功。

新闻推荐

山东财经大学海岱美术馆正式开馆

本报讯(记者张展铭通讯员张艳霞)11月22日上午,作为山东财经大学建校70周年暨合并建设10周年倒计时200天活动之一,位于该...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