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镇大文章 “紫薇”振兴梦
本报记者武旭通讯员王婷婷
在位于济宁经开区马集镇的紫薇小镇南侧,包括大型滑道在内的综合性儿童娱乐园区正在建设,近一步强化了小镇的硬件基础;北侧,长度越4公里的航道正在拓宽、游客码头正在建设, 届时游客可乘坐游船穿行于万亩花海,获得更加丰富的文旅体验……“今年夏天,我们的夜市采取优惠经营、免费开放的策略,吸引大量商户进驻,形成了美食节、儿童乐园等区块,高峰时每天吸引客流3万多人,近一步扩大了紫薇小镇的品牌声量。”紫薇小镇项目负责人孟祥龙告诉记者,经过夏季的“试水”经营,小镇目前正抓住农闲时间进行硬件建设,提高小镇接待能力、服务水平,丰富游览业态。
小镇带来综合业态
村民、企业多方共赢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目前紫薇小镇已建成万亩紫薇花海,初步形成以紫薇花观赏、苗圃种植、林下中药材为核心的产品体系;拥有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博士站,利于新品种的紫薇花木研发与深加工产品开发,深入开掘紫薇根茎叶的食用、药用、观赏功能,提高附加值;以邵庄村为核心打造田园文旅村落,近一步丰富园区业态布局、丰富旅游体验。“大型儿童乐园、游船等项目计划在明年7月份之前全部完成,抢占夏季客流高峰。”孟祥龙表示,除文旅硬件建设外,紫薇小镇积极探索“林下经济、立体种植”,与亳州中药材批发市场建立“订单农业”,在紫薇花树下种植中药材,近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
“我们家的土地流转给了紫薇小镇,一年有近7000元的土地租金收入。我们两口在小镇里打工,一个月也有5000元的收入,比之前我们自己种地时的收入增加了几倍。”正在紫薇小镇里进行植物养护工作的张大妈告诉记者,村里像她这个年纪的妇女,几乎都在小镇里打工。“你看今年我也50多岁了,出去打工也不好找工作,再说还要看孩子,也不愿意跑得太远。”张大妈告诉记者,自己的儿子和儿媳都在县城打工,上幼儿园的孙子全靠老两口照看。如今紫薇小镇的建设不但让老两口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还解决了小孙子的“留守”问题。“现在的工作也不累,主要是田间管理,小镇也对我们进行了培训,我们自己也能学到技术,感觉很满意。”张大妈笑呵呵地说道。土地流转集中经营,原先的农民经过培训成为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的新型农民、农业产业工人,在万亩紫薇花海的西侧,一座白墙黑瓦的古风村落映入眼帘,村口的数棵香樟树高大挺拔,视线随着村口的主干道一直向深处延展,远方的青山与村落应和,一派绿水青山的田园风光。转了一圈后,记者终于发现这座古风村落显得格外干净整洁的秘密:除了规划统一的整体布局外,整个村庄竟然看不到一根电线杆。“我们邵庄村是依托万亩花海的特色古风村落,全村的所有房屋按照规划设计全部进行了粉刷翻修,设置了风格各异的民宿客栈。为了保持村落的古风韵味,我们把所有的电线杆拆除,电缆全部入地,最大限度地保证游客的游览体验。”邵庄村党支部书记邵立柱告诉记者,这次大规模改造不仅让村庄变成了古色古香、干净整洁新型农居,还启发了村民们的商业头脑。“除了特色民宿,其它村民还开设了小商店、农家饭店等配套商业设施,在土地租金、务工收入之外,又多了一个增收渠道,向着家门口就业、家门口富裕的目标迈进。”邵立柱说到。
重点项目引领带动
探索乡村“全面振兴”
体量巨大、业态完整、带动能力强劲,是马集镇在农业产业项目建设上鲜明特点。近年来,马集镇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以紫薇小镇、万亩庄园为代表的大型田园综合体项目流转土地近2万亩,集农作物培育、种植、深加工、采摘体验等多种产业形式于一体;规划了东部现代农业区、西部生态文旅区、南部乡村振兴示范区及中部驻地提升区,将乡村各生产生活要素结合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建设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新型产业农民为核心的发展格局,以“五大振兴”全面起势的姿态,打造出乡村振兴的“马集样板”。
东部现代农业区,按照产业振兴、生态振兴要求,打造以都市农业为主,集农业生产、农业加工、创意农业、田园体验、休闲度假、科研博览、健康养生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农业观光生态园,打造成为4A级景区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城。西部生态文旅区,按照“生态文化旅游强镇”的定位,大力实施生态振兴工程,对西部山区山地进行整合,凭借独有的文化资源优势,充分挖掘文化内涵,大力实施生态修复、生态基地、文化资源挖掘传承保护等项目,着力打造地质公园、生态公园及特色型户外运动基地。南部乡村振兴示范区,推进建设紫薇小镇和石雕文化产业园,做大做强乡村振兴示范区和美丽乡村融合发展文章。中部驻地提升区,按照“十个一”标准,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通过整区域规划、全方位实施和多领域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功能,提升城镇发展品位,助力乡村振兴。
马集镇以产业项目、龙头企业为牵引,按照“产业振兴、生态振兴”的整体要求,探索集农业生产、农业加工、创意农业、田园体验、休闲度假、科研博览、健康养生等多种业态、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农业产业路径,形成农业龙头企业、特色种植基地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旺农园苗木种植合作社种植特色杞柳360亩,种植、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初步形成;山东花香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南农菊花学科院合作,将最优质嘉菊推向全国,目前已种植原种保护的“花林嘉菊”500 余亩;充分发掘马集镇紫皮大蒜原产地文化,逐步推进原种保护紫皮大蒜种植;在西部、北部山区,以万福鑫农业生态园、“鲁寨农业科技园”、多肉种植基地等项目为引领,流转土地,盘活山区土地资源,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全国第二批公安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省公安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教育整顿作...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