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更智能,“一箱”100万尾三文鱼 “深蓝2号”设计养殖水体达15万立方米,核心系统已在西海岸开工

半岛都市报 2021-10-30 00:49 大字

工作人员在“深蓝1号”展示收获的三文鱼(资料图片)。新华社发

高效加工三文鱼(资料图片)。新华社发半岛全媒体记者李晓哲通讯员 兰美娜

深远海大型智能网箱“深蓝2号”核心系统——“生物量监测系统”,开工仪式日前在西海岸新区举行。作为深远海大型智能养殖平台,“深蓝2号”是实现深远海智能化、规模化养殖三文鱼的重器,其设计养殖水体达15万立方米,设计养殖量100万尾三文鱼,能够实现智能投喂、活鱼分批起捕、自动化网衣清洗、生物量监测等功能。

西海岸新区与山东海洋集团强强联合,探索“陆基产业园区+深远海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式发展新模式,打造百亿级深远海绿色养殖产业集群。相关资料显示:2015年,黄海冷水团三文鱼养殖项目正式启动;2018年,“深蓝1号”启用,成功实现三文鱼规模化度夏;2019年1月,西海岸新区国有资本与万泽丰成立合资公司,共同推进冷水团三文鱼项目;2020年8月,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获批;2021年4月,养殖工船开始改造,成为全球首艘远海作业三文鱼加工船;2021年6月,试验区项目实施以来首次规模化收鱼,成功收获第一批成品三文鱼……

相较“深蓝1号”,“深蓝2号”在智能化方面的表现将更加优异。

此次开建的“生物量监测系统”是智能网箱核心系统,是服务鱼群、保障“鱼类福利”的高端智能系统,能够实现实时在线监测鱼群的生物量状态,包括单体鱼尺寸、重量,鱼活动轨迹、鱼群分布,监测鱼进食特征、成长状况等关键信息和参数,为养殖人员科学绿色养殖提供全方位监测数据和精准方案,保障鱼群数量和质量“双丰收”。

“生物量监测系统”开工建造,标志着“深蓝2号”设计建造工作进入快车道。未来,随着深蓝系列养殖网箱的规模化运营、产业化发展,将助力山东有力实现“藏粮于海”。

延伸

“不隔夜”鲜鱼吃到没有?

“深蓝2号”核心系统的建造,让人们对于深远海养殖有了更多期待。早在今年6月份,已经投入使用的“深蓝1号”已经为百姓餐桌生产出质量上乘的三文鱼。

在水面以下30米,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深蓝1号”网箱内,15余万条三文鱼在网箱包裹的黄海冷水团中自由游弋,这也是全世界最远的深海渔场。不同于传统渔业的网捕作业,“深蓝1号”的捕捞采用吸鱼泵进行真空负压捕捞,这样能够减少鱼体因在网内碰撞摩擦造成的损伤,也让后续加工变得更加有序可控,这样鱼会通过这条白色管道被一条条吸上船来。

在这里,三文鱼的捕获、加工,整个过程都是流程化、智能化进行的。从一条鱼被吸鱼泵吸取至车间,到完成全流程处理工序待发,整个过程只需45分钟。

三文鱼通过电击区域,并进行自动冲洗后,送至螺旋状的降温区内。完成初步处理的三文鱼温度一般在10℃以上,在降温区内都是自动灌注的冰浆,温度在0℃左右,三文鱼在这里经过30分钟降温到0℃~4℃。然后进行内脏清理,再经过冲洗血水、吸取杂质两道清洁步骤,就来到包装环节。包装工人将鱼用透明长袋装起,有序摆进蓝色专用保温箱,随后均匀盖上冰块后封箱,几十条三文鱼便被拖至船舷等待送上运输船。

“深蓝1号”首次收获显示,网箱中的三文鱼品质达到欧盟出口标准,标志着我国首次规模化养殖高价值鱼类取得成功。

而国产深远海三文鱼,也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鲜”。在收获后,这些三文鱼10小时左右就能抵达西海岸新区,这意味着12个小时之内,三文鱼就能从“深蓝1号”走上西海岸新区市民的餐桌。同样,在高集成度的处理流程、冷链全覆盖加持下,最多36个小时就能走进全国百姓家,一改我国三文鱼依赖进口、动辄四五天的时间跨度。

温暖海域养殖“牛”在哪?

如今,国产深远海三文鱼养殖从梦想走进现实,从渔场到餐桌的时间缩短,离不开“黄海冷水团”这个天然宝库。

众所周知,海水养殖三文鱼集中在挪威、智利等冷水海域,如今能在温暖海域养殖成功,首先要感谢黄海冷水团这个水质优良的水体。这处位于黄海中部洼地深层及底部、覆盖面积与山东省陆地面积相当的水体,温度、水质、溶氧量等指标都是冷水鱼生长的绝佳之地,成为了养殖三文鱼的不二之选。

如果说冷水团是养殖三文鱼的“天然雨林”,自然还少不了孕育三文鱼的“智能襁褓”。

以“深蓝1号”为例,这座相当于40个标准游泳池大小、质量超过1500吨的“海上巨无霸”,总投资11500万元,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全潜式智能网箱,它的设计研发突破总体设计、沉浮控制、鲨鱼防护等多项核心技术,是我国在深远海渔业养殖装备自主设计研发上取得的重大突破,具有完全独立的知识产权。

通过中央立柱及8根气柱的注水注气,“深蓝1号”独创整个网箱的沉浮设计。夏天表层水温过高时,将网箱下沉至海面25米下的冷水团所处位置;冬季底层水温较低时,就将其上升至温暖区域。总之,无论冬夏都可以保证三文鱼在适宜的水文环境中生长。

“深蓝1号”还独创深海养殖的鱼鳔补气技术,让在深水水域的三文鱼不再因鱼鳔缺气而导致畸形。此外,机器洗网、死鱼回收、鱼群监控等技术也早已在“深蓝1号”得以应用。

专家指出,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海洋牧场和养殖设施正在我国的深远海域扎根,并产出高品质鱼类及其他海产品,来自海洋的优质蛋白不仅满足了国人“果腹”的需求,产出的高品质海产品也成为民众美好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深蓝1号”在黄海冷水团养殖的三文鱼,与国外主产区相比,成鱼快、品质优、病害少、人工与物流成本低。在水温适宜的前提下,预计每年可收获30万条成品三文鱼,产量超过1500吨,年产值超过一亿元。如今,更加智能化“深蓝2号”的核心系统开工建造,自然让人们对于深远海养殖有了更多期待。

新闻推荐

山东双杀武汉队晋级足协杯四强

据新华社大连10月28日电28日在大连进行的2021赛季中国足协杯比赛中,凭借德尔加多的进球,山东泰山1∶0击败武汉队,...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