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古代敬老习俗

老年生活报 2021-10-15 08:55 大字

[摘要]夏天夜语

孝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过去历朝历代都比较重视。其中,赐几杖和赐财物就是两种比较重要的敬老措施。

赐几杖。几杖中的“几”即小矮桌,“杖”即顶端雕有鸠鸟的手杖。皇帝把几杖作为一种特殊权力的象征赐给老人,是对老人很大的优待。赐几杖始于汉代。汉高祖刘邦曾命人制作鸠杖赐给高龄老人,开了汉代赐几杖的先河。汉宣帝刘询则使之成为一种制度,规定凡是70岁以上的老人,皆由朝廷赐予几杖。这种赐几杖的敬老方式汉代以后依旧盛行。尤其到了盛唐,这种方式进一步发展。如开元二年(714)九月,唐玄宗李隆基在长安大明殿大宴京城老人,并举行隆重的授几杖仪式,当众宣布:京都老人年龄90岁以上者赐以几杖,80岁以上者赐以鸠杖。天下诸州县长官,一律在适当的时间,设宴款待老人,并按照京城的标准赐予他们几杖和鸠杖。唐玄宗这次赐几杖,遍及全国80岁以上的老人,是古代规模最大的一次。

赐财物。古时在各种节日、典礼或皇帝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常赐予老人布帛、粟米、酒肉等,以表示对他们的关心照顾。这种敬老方式始于汉高祖刘邦,不过他优待的范围比较狭窄。而第一个在全国范围内赐给老人财物的君主是汉文帝刘恒。他刚即位那年三月,就向全国颁布诏书。诏书规定:全国各县与道的老人,凡年龄在80岁以上者,每人每月赐予粟米1石,肉20斤,酒5斗;90岁以上者,另加帛2匹,絮3斤。

至明朝,太祖朱元璋将临时赐予老人财物的方式改为终身养老制度。洪武十九年(1386)和二十年(1387),朱元璋连续两次颁发诏书,宣布民间老人80岁以上且贫无产业者,由国家供养终身,每月按期供给米和肉。9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还给予衣帛,并免除他们的徭役。这种终身养老制度,比以前的临时救济措施有了更大的进步。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副会长。

新闻推荐

重见光明有希望了 历时9年首个国产人工角膜拿到生产许可证

10月12日,由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学组组长、山东省眼科医院院长史伟云领衔研发的我国首个国产人工角膜“领扣型人...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