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周年校庆在即,山东大学科技馆开馆 位于千佛山校区,是迄今为止985高校功能最全科技馆之一
“院士墙”梳理了在山东大学工作或学习过的101位两院院士。从AMS、天和号核心舱“上九天”,到蛟龙号“下五洋”;从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横贯祖国大地到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山东大学多年来参与的国家重大工程,都在这里得到生动展示。10月10日上午,山东大学科学技术馆在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正式开馆。该馆位于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创新大厦,是迄今为止国内985高校中功能最全的科技馆之一,也是我国高校不断探索建设创新型大学科技馆的重要尝试。
文/片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徐玉芹王凯
承担“科普教育”功能 突破“交付即止”模式
科技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山东大学认真落实“把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放在同等重要位置”的要求,践行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任务中的高校担当,以120周年校庆为契机,梳理学校重大创新成果,结合科普宣传,建设山东大学科技馆。
区别于各级科技馆“科普教育”功能属性,山东大学科技馆集成果展示、科技交流、科普教育、互动体验功能于一体,特别是作为集中展示、推介学校科技成果的重要平台,对推动成果转化,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大学科技馆位于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创新大厦3层,建设面积为1026.9平方米,其中主展区864.36平方米,军工展区162.54平方米。科技馆建设以“科技创新、强校兴国”为主题,从山大文化中寻找灵感,在布局和动线上刻画历史和时代脉络。同时,在设计上突破“交付即止”的展馆模式,可根据受众群体需求以及国家科技战略、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方向,实时动态更新内容,实现展馆可持续运营发展。
科技馆采用平面、视频、实物等多种展示手段,平面布置排版、文字语言组织采用多元化方式,可满足不同受众群体需要。馆内还建有沉浸式体验区,机器人、触控一体机等互动体验项目,参观者可以根据不同类型机器人以及触控一体机内的多种小程序交流互动,充分感受科技带来的福祉与乐趣。
展示199项重大科创成果 再现攻关细节
潘承洞院士“1+4”剑指“哥德巴赫猜想”,彭实戈院士创立“非线性期望”中国学派,王小云院士“比特追踪法”成功破解国际密码算法标准……
山东大学科技馆主展区本着“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理念,围绕“四个面向”,以理学、医学、信息、工程四大学部为主线,按照学科代码顺序布置展品,共展出199项学校重大科技创新成果、31位大师级人物的学术贡献、5个核心数字影像。
总之,从AMS、天和号核心舱“上九天”到蛟龙号“下五洋”;从高速铁路、特高压输变电横贯祖国大地到大数据、人工智能赋能高质量发展……馆内生动展示了山东大学多年来参与的国家重大工程,真实再现了科研团队核心技术攻关的细节。
打造“院士墙” 传承科学家精神
尾馆以“科学家精神”为主题,梳理了在山东大学工作或学习过的101位两院院士,打造了一面“院士墙”,作为科学家精神传承的重要阵地。
记者注意到,“院士墙”上不仅有1955年新中国第一批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核物理学家王淦昌、实验胚胎学家童第周、矿物学家何作霖、物理化学家傅鹰,也有当代中国金融数学的开创者彭实戈、勇攀生殖医学高峰的攀登者陈子江、心血管病学研究的突破者张运、岩土工程世界性难题的攻克者李术才……
一批批科研工作者的接续奋斗,在祖国大地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他们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必将成为参观者宝贵的精神财富。
院士墙后还集中展示了学校未来科技创新主力军,希望参观者从中受到感染和启迪。
军民融合展厅则重点展示学校在军民融合发展中取得的系列重大突破,特别是在解决国家“卡脖子”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
线上线下科学交流平台 面向社会开放
山东大学科技馆除展示科技成果、人才和相关联的科普知识外,还兼具科技成果推介、科技交流等功能,推动成果转化,服务山东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山东大学科技馆搭建了线上、线下科学交流平台。线上依据学校信息化平台,建立云上科技馆和成果供需信息发布板块;线下联动山大技术转移中心、山东省工研院、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创新转化平台,依托科技馆东侧会议室,承接科技专题展、科技成果推介会等,推动更多成果应用到经济社会主战场。
山东大学科技馆主要面向社会开放。每天开放时间为9:00—17:00,周六、周日正常开馆。参观者可通过山东大学“线上师生服务大厅”网上预约,进行参观。
新闻推荐
早报10月8日讯国庆期间,山东港口干部职工发扬“港外过节、港内大干”的优良传统,全力打响“生产大会战”,作业高效推进,佳绩...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