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体育何以如此全能? 第十四届全运会山东代表团实现“四连冠”,“科技强体”以人为本铸就荣耀
半岛全媒体记者杜金城
9月27日晚,随着第十四届全运会圣火缓缓熄灭,本届全运会的所有比赛也全部落下大幕。山东代表团最终以58枚金牌、55枚银牌、47枚铜牌,总计160枚奖牌完美收官。金牌总数与奖牌总数均位列全国首位。至此,山东体育代表团实现了全运会“四连冠”。齐鲁体育健儿的英姿闪耀古城西安。
奥运全运“双冠”彰显实力
山东体育健儿在前不久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已经向世人展现了非同凡响的实力——49名选手入选中国代表团,名列全国第一;6名选手共获得7枚奥运金牌,并列全国第一;金牌涉及田径、游泳、射击、水上、击剑、乒乓球6个大项。
在这次第14届陕西全运会上,山东选手再次扬威古城——956名齐鲁健儿共参加了33个大项、46个分项、325个小项的比赛。参赛人数多,参赛项目全,竞技水平高,大伙在赛前就志在必得。而最终的结果也是非常圆满。在倒数第2个比赛日“日进十金”,最后一个比赛日再次拿到4枚金牌后,山东代表团总的金牌数定格在58枚,连续4届全运会位列金牌榜第一位!
通过连续举行的奥运会以及全运会上取得的成绩可以证明,山东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体育强省。本届全运会由于赛程设置的原因,山东代表团在赛事之初并未显山露水。甚至开赛之初曾被广东超越。与上届全运会时的“一枝独秀”相比,这届全运会,山东代表团受到的挑战更加严峻,广东、江苏、浙江等代表团凭借传统优势项目依然强劲,新兴项目对山东形成挑战。直到9月24日,也就是倒数第3个比赛日,鲁粤两队的金牌数仍然只有1枚之差。但山东代表团在9月25日“日进十金”,一下子拉开了与各代表团的差距,一举奠定了自己金牌四连冠的地位。
布局合理金牌“全面开花”
回顾本届全运会,山东代表团不仅在射击、自行车、举摔柔、帆船帆板、橄榄球、水上项目等传统强项上依然具有绝对实力,田径、游泳、三大球等基础大项上也取得累累硕果,在所有参赛大项中几乎都有奖牌入账。“全面开花”的局面令全省人民感到欣喜,山东体育多年来的整体布局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山东军团在这届全运会倒数第二个比赛日“日进十金”令人印象深刻。而这10枚金牌中有7枚来自皮划艇、帆船和田径等山东的优势项目。正是这些优势项目持续强势,给山东体育的爆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四运山东首金来自射击,这也是山东的传统强项。飞碟双向比赛,山东队包揽全部3枚金牌,而且男子双向和女子双向都是连续三届包揽。山东射击作为山东体育的优势项目为整个代表团开了一个好头。
本届全运会,山东在射击、自行车、皮划赛艇、田径、游泳、柔道、举重、摔跤、帆船帆板、橄榄球、排球、篮球等优势项目上,重点运动员全部挺进了决赛,实现了“多进人、多进项、尖兵强项必进”的目标。皮划赛艇狂揽11金,举摔柔拿下9金,射击射落8金,展现出雄厚的实力。此外,辛鑫实现马拉松游泳三连冠,在东京奥运会上表现出色的小将杨浚瑄收获3金3银,山东游泳本届全运会共获得8枚金牌,创造历史最好成绩。
以往,山东体育给外界往往留下“群山无峰”的印象。通俗解释就是,虽然在国内称雄多年,但在奥运赛场贡献不多。但在此前结束的东京奥运会上,山东共在田径、游泳、射击、水上、击剑、乒乓球6个大项中拿到7枚金牌。正是传统强项的持续向上,带动其他项目不断取得突破,为山东体育实现全运会“四连冠”增添了重重的砝码。
“三大球”项目都取得突破
三大球项目在国人心目中占据着特殊地位。本届全运会,山东三大球都有不俗表现,足篮排都有金牌入账,这在山东体育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充分显示了山东体育的底蕴。
山东篮球参加了除女子三人篮球成人组之外的所有预赛,7支队伍全部晋级决赛圈,其中,王思雨、李缘、孙梦然代表成年女篮奥运联队夺得冠军,三人篮球女子青年组以全胜战绩夺得冠军,这也是山东队首次在这两个组别中夺得全运会冠军。山东篮球以此为标志,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
山东排球这次共有8支队伍参加了全运会决赛阶段的比赛。山东青年男排蝉联夺冠可圈可点。成年男排夺得亚军,创造该组别全运会最佳战绩。女子沙滩排球成年组比赛,山东选手王鑫鑫代表奥运联队出战,收获一枚银牌。
山东两支女子足球队进入全运会决赛圈。吴海燕和杨曼入选国家队参加了奥运会比赛,代表联合队获得全运女足成年组冠军,山东女足青年队则进入四强。唯一遗憾的是以往成绩不错的山东男足,这次U18和U20两支队伍都未能杀进决赛圈的比赛。
“科技强体”加青训尝到甜头
山东体育连续四届全运会拿到金牌第一的好成绩,除了得益于山东体育人的努力拼搏外,“科技强体”的战略以及重视青训后备人才培养也是非常重要因素。
坚持科学训练,相信科技同样是竞技体育的第一生产力。山东省早早实施了“科技强体”的战略,强化体育科技基础服务,努力打造高水平体育科研实验室,组织实施了“科技进场馆”工程和训练质量考核工作,不断提高科学训练水平。这些措施手段都在本届全运会上收到效果。在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上,山东省体育科学研究中心组建了包括多名教授、博士在内的科研团队,除了研究本队选手,也对对手进行统计和分析,为最后取得好成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保证。
竞技体育以人为本,其中年轻人又是最不能忽视的力量。青训后备力量的培养一直是山东体育的重中之重。目前,山东拥有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5所,其中被列为国家重点基地的有15所;县级体校总量也达到了142所,每年市、县体校在训运动员达到4万人。从2010年开始,山东每年拿出专项经费,支持各级体校加强硬件建设,组织对市县体校教练员、管理人员、科研医务人员、文化课老师、裁判员等5类人员开展轮训,并通过改革省运会赛制等举措,鼓励各地加强体校建设,先后投入资金2.73亿元。
新闻推荐
本报综合消息记者近日从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获悉,为加快构建“六位一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体系,更好开展全...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