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新高考下,“不拘一格降人才” 夏季高考升学路径更趋多元,高中和高校对接不再只看分数

半岛都市报 2021-06-10 01:04 大字

半岛全媒体记者刘金震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样一句耳熟能详的词句,用于高考似乎同样贴切。山东省高考模式从“3+综合”走到“3+3”,从高考的考试形式到录取形式,都在发生看得见的变化。与此同时,夏季高考升学路径已经变得更加多元,正帮助合适的人找到适合的出路。在这种多元升学通道的背后,高中和高校也陷入更多的思考,以真正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人才。

作为传统高考大省的山东,一直推动高考改革逐步走向深入,一个显而易见的变化在于,考生的升学路径正逐步走向多元,尤其是进入新高考的招生模式之后,高考生升学的“独木桥”正成为“立交桥”。

目前,对于山东省夏季高考生的升学来说,有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统招计划、专项计划、艺术升学、体育升学等主要途径,其中还有公费生及委培生、军事院校、公安政法高校、校企合作、中外合作办学等选择。最早只能通过高考分数来升学的道路,到如今已经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分数也不再是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加入了对全面评价综合素质的考量。

在这种多元的升学路径之下,特色更加鲜明的升学故事,正在高考学生中不断发生着。耿玘琳是通过强基计划升学的,目前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她告诉记者,2020年是山东新高考首次亮相,当时正在学校全力备战高考的她,得知了强基计划开始招生的消息。那时候她对强基计划的了解不深,只是在脑海中大概知道国家在支持,招生方向上多为一些基础学科的专业,但高校将会提供本硕博衔接培养模式。此前一直计划通过自招升学,但强基计划的出现取消了自主招生,推着她以试一试的态度报了名,最终以642分的高考成绩被提前录取,成了海大第一届强基班当中的一员。

在新高考搭建的多元立交桥下,高中学校也因势利导,提前帮学生定制成长方案,以尽快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出口。尤其是新高考政策落地后,山东省按照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基本原则,依据学生高考成绩、高中学业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等,即“两依据一参考”的基本方式选拔优秀人才,打破高校招生单纯的“以分取人”,转向注重对人才的综合性、发展性评价。

高校与高中之间简单的分数对接,正在高考综合改革中发生变化,从单一的分数对接走向多元对接,不再只是看冷冰冰的分数那么简单。在山东大学数学学院教授张天德看来,在高考改革不断深入的过程中,高校对人才的思考也更加深入。高校对于考生的选拔正倾向于多方位发展、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显而易见,“死读书”“读死书”不再适合需求,用“一张试卷考人”“一考定终身”“一个分数选人”的考试招生模式,已经走在了不断深化改革的路上。

新闻推荐

“20种组合”,考生该如何选择?

6月8日下午,在省实验考点,家长送考生参加当日下午外语(笔试)考试。在省实验考点门口,市中交警大队民警正在开展高...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