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电视剧《经山历海》编剧雷娟 真实背后,是10万字的采访记录

农村大众报 2021-04-06 14:03 大字

《经山历海》开播当晚,雷娟(右)与小说作者赵德发相约一起收看。【人物小传】

雷娟:编剧,日照人,1980年出生。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日照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作协高研班第十四届、十九届学员。主要编剧作品——电视剧《经山历海》《好运来临》《追光者》《小情人》《与晨同光》等;创作院线电影剧本《王献唐》,项目筹备中。

眼下,电视剧《经山历海》已经播出过半。这部电视剧收获最多的评价就是:“站在地里头,长在田野里”的朴实和真诚。殊不知,朴实和真诚的背后,是编剧雷娟和创作团队经山历海、上山下乡对120位山东基层干部的实地采访,是她10万字情真意切的采访记录。4月1日下午,雷娟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

先后采访齐鲁大地

近120位基层干部

雷娟是地道的山东日照人,从小在海边的一个小村庄长大。乡村带给她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温暖、生动、多姿多彩。雷娟曾经在基层政府工作,写作最初只是业余爱好,从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再到影视剧本创作,经历了一个不断尝试和认知的过程,最终还是坚定了剧本的创作方向。

因为熟知雷娟的创作才华和生活经历,原著作者赵德发找到了她。“《经山历海》里面的那些渔民故事,要么是我经历过的,要么是我采访来的。可以说,采访贯穿始终。”雷娟说。

《经山海》这部小说,雷娟已经记不清翻了多少遍,用她的话来讲,就是“真的就是把小说读到烂熟。所有的故事、情感都在脑子中。”

创作前期,也就是2019年6月,她和队友们走访了山东6个市60多位乡镇干部和村支书。这其中,王传喜、高淑珍、米培莲等众多基层乡镇干部和村支书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她,激荡了她的创作热情。在此过程中,她写就了近10万字的采访记录。最终,她的电视剧大纲在众多大纲中脱颖而出,受到制片方青睐。

进组后,采访仍旧继续。日照市委、市政府对剧组的工作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务。创作过程中遇到阻碍,需要进一步进行采访时,当地宣传部门就积极协调,把乡镇干部和村干部邀请到剧组,雷娟和创作团队的小伙伴们就和他们再交流,再沟通,直到把事情问清楚,再下笔去写。

“我们就是从他们嘴里扒故事,然后再进行艺术加工。我们进组后,又采访了50多位基层干部,加上前期采访的60多位,总共采访了近120位山东本土乡镇干部、村干部。边改边拍,非常艰苦,好在,我们接受了考验。”雷娟告诉记者。

这意味着,从2019年6月23日到2020年12月18日电视剧杀青,雷娟一直在采访,一直在无限接近受访者的灵魂,并把这种灵魂赋予剧中人物。她说,这部剧的真实、接地气就是这样来的。

“乡镇干部特别不容易,不像社会上有些人理解的那样,朝九晚五,茶水报纸,就像剧中说的一样,‘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机器用’,工作起来是五加二、白加黑,没有节假日,很少能顾及家里……”雷娟希望全社会关注关心基层干部。

最疯狂的时候

一天工作20余个小时

令人想不到的是,雷娟是学果树专业出身,然而,她从小就对写东西感兴趣。2011年开始写短篇小说,2012年写中篇。2013年,雷娟写了第一部长篇小说,作品一出炉,版权就被影视公司收购,制片人问她:“要不要试试自己改编?”就这样,雷娟踏上编剧之路,一往而情深。对雷娟来说,这种通过架构故事、塑造人物,然后在荧屏呈现的劳动过程,充满了魅力。

编剧这个工作听起来风光无限,但其实是个辛苦活儿。进组以后,雷娟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最辛苦的一天,只睡了两个多小时。雷娟却说,全组人都在等剧本,这个时候不管多辛苦,都要担起责任。

不分昼夜、高度紧张的创作节奏接连持续了3个多月的时间。雷娟说:“真的是苦和累,你写的每一场戏都是在实战。我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我写完了一集剧本,剧本围读完以后,导演沉默了一下,说建议大家给编剧雷娟鼓个掌,她写得太好了。那时,我忍了好几次眼泪,差点流下来。”

电视剧播出当晚,雷娟约上了原著《经山海》小说作者赵德发老师,一起守在电视机前观看。剧中熟悉的画面让雷娟热泪盈眶,在朋友圈里写道:“今晚必须和赵老师一起看剧,导演太牛了!演员老师们太棒了!谢谢家人朋友们!”

乡村生活经历

是她创作的澎湃动力

雷娟的父亲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渔民,在日照岚山区近海捕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渔民生活的枝枝叶叶似乎已经刻在了雷娟的骨子里。渔民的勇敢和坚强,一直萦绕在雷娟的脑海中。在雷娟的记忆里,他的父亲天天出海捕鱼,风里浪里都是他。

时至今日,雷娟仍旧记得自己12岁那年,父亲出海回来,肩上挑着螃蟹,赤脚走在海滩上,但脚上全是血,那是被海蛎子壳划破的。然而,他依旧到海货市场把刚捕上来的螃蟹卖掉才回家。回到家后,父亲拿起缝衣针,在火上烧了烧,自己就把那道10厘米的口子一针一针地缝上了。父亲的勇敢,至今令她佩服。雷娟说:“岚山人,痛快!”这曾经是岚山区街边广告牌上的一句话,是对渔民精神的精准描述。

渔民的生活也很惊险。1998年有一次刮台风,巨大的台风把雷娟父亲的渔船从岚山区吹到了连云港。“那次台风太危险了!人差点就没了。渔民确实非常勇敢。”忆及往事,雷娟至今仍旧心有余悸。电视剧片头用的是岚山号子,她要表达的,就是渔民在大海之上战天斗地、勇敢无惧的精神。

渔家生活的这些经历,都变成了雷娟创作的澎湃动力。

“我们的创作是在经山历海,我们的国家何尝不是在经山历海?我们的乡村振兴就是这么一场伟大的变革。”雷娟说:“我脚下的这片大地,有太多故事值得去书写。未来,我的创作依旧会立足于我身后的这片大地,用我的一腔热爱去书写更动人的故事。”

新闻推荐

严把质量关培育硬实力

4月1日,山东仁川炉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正在紧张作业。该公司是一家生产、销售工业电炉、热处理工业炉、节能环保设备...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