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墓葬图像中 反映着汉代人怎样的生死观?

澎湃新闻 2021-03-23 21:44 大字

英国作家L. P. Hartley曾写道:“昔日如异邦。”要回溯时空,去捕捉汉代人的精神风貌,地下墓室无疑能为我们打开一扇洞见的窗户。即使隔着大约两千年的距离,但其中的造型图像即使在今天也仍然冲撞着我们的心灵。汉代墓葬有什么样的特点?为何会刻画如此之多的乱力怪神?汉代人对于生死,秉持哪些特别的信仰观念?澎湃问吧邀请汉画像研究者李重蓉,一起聊聊汉代墓葬图像和汉代人的生死观念。画像石上都是“妖怪”吗

@古风:画像石、画像砖起源何时?何时达到顶峰又在何时消失?

李重蓉:我们所说的画像砖、画像石,主要流行于汉代。其中画像砖早于画像石、在战国晚期已有出现,大量画像砖兴起于西汉中晚期,以今河南的为代表。画像石则大致兴起于西汉中晚期,整个东汉时期为其兴盛期,以今山东、河南、江苏、陕西、四川等地的为代表。

@早餐吃的牛肉面:画像石上,画的都是“妖怪”吗?

李重蓉:画像石、画像砖上的图像题材纷繁多姿,如果加以笼统归纳,我们大致可以将其分作两类,一类是现实题材,一类是神话题材。现实题材类又可分作历史人物、车马出行、乐舞百戏、胡汉战争、狩猎图、庖厨图、楼阁图、宴饮图等,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汉代人的各种生活图景,于中我们能感受到那股对生之热烈的渴望。这种反映日常生活场景的壁画,也对于后人了解当时人们的衣食住行有所帮助。神话题材类则包含神仙和神兽,汉代人所信仰的太一神、西王母东王公、风伯雷神雨师、伏羲女娲、四神等神仙皆在汉画像上有所刻画,连带各种奇珍异兽。例如伏羲图在汉画像上常见,除了以日示其身份,还可能持规,可参武梁祠画像。他们共同营造出奇幻浪漫的想象空间,抚慰消解着汉代人对于死亡的恐惧。汉画像:仙境狩猎·异兽图

汉画像:仙境狩猎·异兽图

汉代丧葬仪式中的生死观

@水晶透明:汉代丧葬有什么特点?

李重蓉:厚葬是汉代丧葬的一大特点,这是由当时占据社会主流思想的儒家学说所直接影响的。儒学讲究孝道,除了生前的孝敬,死后的侍奉也同样重要,到东汉甚至以葬礼隆重与否、墓室修建及陪葬品的质量、祭奠是否用心用力等标准来考量一个人的孝顺程度,而这些又可能影响到此人的仕途发展。因为当时选拔官员的一条途经是征举孝廉,从制度保障上将孝道与个人前途挂钩,也必然会造成为求利禄而伪饰、浪费的消极后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厚葬之风在东汉中晚期愈演愈烈,引发了一批清醒士人如王符等的批判。大致要到曹魏时期,由曹操父子推行薄葬的身体力行,才在一段时期内有所缓解。

@不假图:汉代的人的生死观念是啥?后代观念与汉代有何不同?

李重蓉:我们所说的”生死观”,大致是指对于生死大限的认识和观念,就汉代墓葬图像所体现出的观念而言,汉代人的生死观主要有两大特点。

一是事死如生。汉代人认为人死后,生命转换到地下世界,有着和生者同样的诉求和欲望,因此对待死者仍像生者一样,要考虑到他们衣食住行的各方面需求,小心侍奉。这一观念在陪葬品和画像上有所体现。前者一般包括俑人、车马器、兵器、生活用具、乐器、食物衣物等;后者则多为在画像石、画像砖上所刻的车马出行、乐舞百戏、胡汉战争、狩猎图、庖厨图、楼阁图、宴饮图等。

二是灵魂升仙。战国时期兴起的升仙观为秦汉社会所继承和发展,画像石、画像砖上有大量神仙世界的人物和奇珍异兽图像,表达了希翼亡者灵魂得到庇佑、引导终将升仙的愿望。汉代魏晋以后,墓葬图像的世俗化特色逐渐增强,而神话色彩消淡,这在宋元以后的墓葬壁画上反映得尤为明显。但从长远来看,汉代抽象的生死观通过具象的图像来表达,图像背后所蕴含的观念习俗经由时间的沉淀,有的已转化为民族传统与集体记忆,影响着今天的我们。(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新闻推荐

企业降薪应与工会或职工代表协商 山东省“工资支付新规”现五大亮点,烟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梳理解读

本报讯(YMG全媒体记者刘海玲通讯员陈甜)为进一步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维护劳动者依法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今年2月7日,山东省...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