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笑脸是检验民生工作的“试金石”
□ 本报记者 齐静 张依盟 宋亚鲁
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山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在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上用心用情用力。而改善民生效果显著与否,群众的笑脸无疑是最好的“试金石”。
教育事关千家万户,牵动全社会的心。当记者行走在济南市行知小学校园,草木花朵已展露出春天的色彩,读书声回荡在整个校园。在这所济南市旧城改造后面向回迁居民子女入学的学校中,“大班额”消失不见,孩子们拥有了宽敞的教室和更多与老师沟通交流的机会。
办好教育民生实事,山东下大力气,把促进中小学教育发展、保障幼有所育,列入省委、省政府确定的20项重点民生实事,为孩子们共享高质量教育撑起一片蓝天。
同样,在就业、医疗、养老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领域,我们也看到了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依靠贴息创业担保,淄博个体工商户尹铁兵顺利解决疫情期间资金流转难题;行动不便的76岁老人李梅芳,在手机上完成了复诊、开处方、线上医保支付;要去北京照顾外孙女的威海市环翠区居民王淑英,安心地将父亲托养在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民生连着民心,民生凝聚人心。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就一定能让人民群众生活更美好、日子更红火。
新闻推荐
本报3月5日讯(记者张茜)今天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孙述涛在龙奥大厦会见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栩一行...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