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各项工作实现质的提升 “山东粮仓”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累计收购粮食1.95亿吨◆粮食储备规模达到576万吨◆粮食工业总产
□记者 孙源泽 报道
本报济南2月26日讯 “‘十三五’时期山东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各项工作实现质的提升。”在省政府新闻办今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省粮食和储备局局长王伟华表示,“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收购粮食1.95亿吨,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621万吨,有力地实现了助农增收;粮食储备规模达到576万吨,有力地保障了全省粮食安全与经济社会稳定;全省累计加工转化粮食2.1亿吨,创造工业总产值累计2万亿元,粮食产业经济实力显著提升。预计2020年全省粮食产业总产值达到4600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8左右。
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山东省扎实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累计争取财政补助资金15亿元,带动社会投资60多亿元,新建及功能提升83个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机构;支持13个示范县80家示范企业开展“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
通过“优质粮食工程”建设,山东省发展优质粮食种植面积600多万亩,新增优质粮食500多万吨,粮食产业工业总产值增加近千亿元,粮食品质全面提升;截至2020年底,全省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280家和14.4万个农户科学储粮示范仓,新增烘干能力3.3万吨/天,清理能力2.6万吨/小时,产后降低损失4个百分点。仅2020年,全省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清理粮食1237.83万吨、烘干粮食306.42万吨,节粮减损53.6万吨,全省节粮减损能力显著提高。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等四大国家级创新中心落户山东,申报专利52项。成立全国粮食行业首家品牌研究院,与省农科院合作成立全国首个“齐鲁粮油”产研孵化中心。“齐鲁粮油”品牌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粮油榜影响力十大公共品牌。
“‘十三五’期间,山东省建立起省市级大中型储备库、县级中心库和基层收纳库配套完善、功能互补的粮食仓储体系,完好仓容达到4200万吨。”王伟华介绍,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建成粮食流通管理一体化综合性电子政务平台,率先完成412家地方储备粮库智能化升级,率先实现与国家平台互联互通。省物资储备管理中心挂牌成立,累计投入4000余万元充实省级救灾储备物资。目前,各类省级救灾储备物资共计35万余件,总价值5500余万元,能满足12万人转移安置需求。
“十三五”时期,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印发《贯彻落实〈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粮食储备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制定《山东省地方储备粮轮换管理办法》,为管好“齐鲁粮仓”提供了重要指导。出台《山东省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建设规划》,开启了应急物资储备新局面。山东省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连续四年被国家评为“优秀”等级。
王伟华介绍,“十四五”时期,山东省粮食和储备部门将着力在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方面实现新提升,确保年粮食流通量保持在1.5亿吨以上,地方粮食储备规模保持在500万吨以上。粮食产业发展质量和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建立特色产业聚集区,实现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协同联动,“齐鲁粮油”公共品牌影响力和价值带动力进一步彰显。全面推进粮食和物资储备信息化建设,发展粮食产业互联网,实现地方储备粮智能化监管,打造“数字化粮储”。改革完善粮食和物资储备管理机制,加快实现粮食和物资储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5年,建成职责清晰、运行规范、监管有效、保障有力的粮食和物资储备体系,为“十四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新闻推荐
农村大众报济南讯(记者戎宁)2月25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全省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确定的目标...
山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山东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