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团队将古老中医智慧融入现代科技 中医药创新,让人工智能识“寒”“热”
□ 本报记者 王凯 王琛
实习生 孙栗明昕
“中医药传承创新,要用中医药的理念、思维、语言和方法,向世界展示中医。”新年伊始,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药性理论传承创新团队的付先军教授,回顾从事中医临床、研究的历程,感触颇深。
中药进入人体后,如何产生反应?不同的成分结构有哪些规律?2015年,付先军等提出中药“性—构”理论,虽然思路上没问题,可如何从微观层面对中药性进行科学阐释,仍是个问题。带着一系列问号,付先军被公派到英国剑桥大学作访问研究。
付先军去的实验室科研团队,虽然了解一些中医药知识,也认同中医药文化,但对中医药的许多概念还是难以理解。付先军到实验室第一天,介绍完自己有关中药寒、热性的研究计划,就立即引起了同行的浓厚兴趣。
“西药没有‘寒’‘热’药性的概念,同样能治病,中医药为什么还要作这方面的区分?”来自英国、印度、法国等国,且清一色现代科学教育背景的学术团队成员,提出了各式各样的问题,任凭付先军想尽各种方式给出解释,仍难打开大家紧皱的眉头。
作完讨论,午餐桌上的牛肉、西瓜,以及身旁一位同事脸上的青春痘,又成了付先军给大家解释“寒”“热”的有力证据:脸上的痘痘,是体“热”引起,可多吃“寒”凉的西瓜、冬瓜等,少吃牛肉、羊肉等“热”的肉类……经过一段时间的饮食结构调整,这位同事的面部症状果然有所减轻。
经过付先军深入细致的解释,大家逐渐觉得“是这么回事”。与人类的基因分型不同一样,使用分子靶向药要先作基因分型检测,这种个体化差异,即是中医所说的“寒”“热”。
科学的重要功能是用来解释现象。西方同行的不解,也引发了付先军和团队首席专家王振国教授的深思:中药“寒”“热”的微观物质基础是什么?如何用现代语言来解释?西医药效验证是通过药理试验、动物试验来完成,可个别试验解决不了中医药创新中规律性的内容。
作为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中医药创新要有新思维、新方法、新路径、新创举。比如常见的尿路感染,中医称淋证,治疗用的伏苓除了抑菌作用还有利尿作用,通过增进排尿,降低菌群浓度,实现减轻症状、治愈疾病;而艾滋病“鸡尾酒”疗法,就是把多种抗病毒药物混在一起,其实跟中医的“复方”是一个思路。“为什么我们不能大胆创新、勇敢地将中医的思维应用到现代科学研究中,发挥指导作用?”付先军说。
将古老中医智慧融入现代科技,开启中医药原始创新征程,这是团队首席专家王振国教授经常对付先军说的。团队利用现代人工智能和信息挖掘技术,采用分子生物学、化学信息手段,建立系统药理学平台、数据库,深入发掘分子结构成分,先用计算机预测可能的靶点,再通过实验验证成分与靶点是否结合,寻找产生机理作用的关键性结构,开发相关大健康产品,将预防、医疗有机融合为一体。同时,在实验验证的基础上,运用系统药理学、信息学的研究方法挖掘古代医家留下的文献信息,用中医临床几千年积累的精华来指导创新,团队提出从中药成分的结构层次来寻找中药“寒”“热”药性的物质基础,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过多年的艰辛研究,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药药性理论传承创新团队构建起了从传统药性认知向科技语言表征药性的转变;跨越了博物传统下的药性理论与数理传统下大量实验数据之间的鸿沟,创立了本原药性和效应药性新概念,创建了药性表征评价体系,实现了中药“寒”“热”药性综合特征信息的系统认知、智能识别与客观评价。研究成果直接推动临床合理用药与中医学术传承教育,并于2019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新闻推荐
1月4日,足彩14场胜负彩第21002期开奖,全国共开出一等奖1556注,幸运的滨州购彩者张先生(化姓)凭借复式投注,锁定一等奖1注...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