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艺术助力乡村振兴,非遗彰显文明本色 山东省第三届农民艺术界暨青岛市首届农民艺术节戏曲展演北宅专场亮点纷呈

半岛都市报 2020-12-04 03:00 大字

柳腔传统戏《彩楼记》选场。文/图半岛全媒体记者刘晓林

11月25日上午,崂山区北宅街道峪夼社区欢声笑语,非常热闹。山东省第三届农民艺术节暨青岛市首届农民艺术节戏曲展演北宅专场正在这里进行,古老雄浑的经典唱腔与乡村的丰收景色交相辉映,热闹的演出与热情的观众交流互动,吸引了不同年龄段的百余名居民观看。

随着一声低吟浅唱,扬琴、二胡、铜锣齐奏,柳腔传统戏《彩楼记》选场拉开了本次戏曲展演的序幕。舞台上演员微微抬起的手势,盈盈拂动的身姿和如泣如诉的唱腔把观众的情绪带动起来,喝彩声、掌声响成一片。

峪夼柳腔起源于清朝后期,以高超的演技闻名四村八疃,迄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2007年,峪夼柳腔被评为崂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在市区街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传承二百余年的峪夼柳腔焕发了蓬勃生机。

演出现场,演员们出演了柳腔传统戏《小姑贤》、《借亲》、《彩楼记》、柳腔新唱《唱支山歌给党听》。峪夼柳腔剧团团长李忠敏表示:柳腔作为地方传统戏,非常受当地老百姓的欢迎,峪夼柳腔剧团的演员扛起锄头是农民,放下锄头是演员,能坚持在舞台上演出都是出于对柳腔的热爱。

作为一名资深峪夼柳腔人,李忠敏坦言,从事柳腔表演数十年,他对柳腔已经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感,把峪夼柳腔发展传承下去是他和剧团演员的共同心愿。尽管天气很冷,也已接近饭点,但现场看戏的居民丝毫没有离去的迹象。舞台上,全神贯注的峪夼柳腔人仍在演绎着自己的粉墨人生,传承着柳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闻推荐

山东师范大学聚焦校园欺凌防治

本报讯(记者张展铭通讯员崔勇)11月28日,由中国心理学会校园欺凌与暴力专委会(筹)、山东心理学会、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和...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