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居修缮记 马润涛
窗含青山,门对小河。水作琴中听,山疑画里看。山,古称桃山,今叫马山。河,古称鸣水河,今叫响水河。出大门几步远是一条环河水泥路,往北十多米远是一座漫水桥,过了桥就是有着数百年历史的老村。出家门往南,是一条上山的路,行不远是一处古汉城遗址,已被列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旁边立有一通东堌城遗址碑。相隔两步远,还有两通山亭区人民政府立的小碑,一通是汉城遗址碑,一通是桃山碑。周围是农田和桃园。我老家的旧居就在其间。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山青水秀的地方,并且还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多年前汉城遗址曾出土过很多历史文物。
我曾把这个居所说成新居,其实就是在老房的基础上进行了加固修缮。房子原本属于我叔弟,是我家用村里的老屋与叔弟置换过来的,已建成三十多年了。原来这儿是村里划给社员的自留园,后来才建成了民居,形成了一个新的自然村。
修缮旧居的想法是近两年才有的,缘起于前年春天,我们一家回老家观赏桃花。我的两个女儿都出生在城里,都没在老家生活过。我看得岀来,我和妻子每次带女儿们回老家,她们虽都喜欢这儿的田园风光,可对老家并没有什么概念,只把自己当成一名游客。然,让我没想到的是,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游的兴起,她们竟然也开始向往起了父辈的老家。有一次,大女儿问她妈,老家还有没有属于我们家的老屋。同样的话,今年早些的时候,二女儿和女婿也问了我和妻子。
动意修缮老家旧居也是有客观原因的。改革开放之后,村里收入高、条件好的人家,先后都把自家的老屋拆了重建。有的建成了两三层的现代新式楼房,粉墙红瓦,格外靓丽。也有的是仿古建筑,飞檐翘脊,古色古香。但村里仍有一些破烂房子,是早年外出经商已在外地安家落户的人家,他们不准备再回老家生活了,便也不愿意再修缮旧屋,任其颓废坍塌。当然,也有像我一样在城里工作安家的,先前没打算再回农村,也就没再收拾老房子。经过多年的风吹日晒雨淋,很多老宅都已呈现出斑驳颓败的景象,但却几乎没有人将老宅卖掉,因为在大家看来,老宅是走出去的农村人的灵魂家园,是每一个游子安放乡愁的故土,如有一天厌倦了城市生活,老宅便是游子们留在故土的最后栖息地。那次回村一看,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家的老房子是真该收拾收拾了。左邻右舍都建起了两层楼房,从河对岸望去,粉墙红瓦,分外惹眼,而相比之下,我家夹在中间的三间旧房,低矮破旧,极不协调,实在是有碍观瞻,甚至还拖了新农村建设的后腿。不过,要想把老房子直接推倒重建,政策又不允许,我家户口已不在村里,原来的旧房只能加固修缮,不能推倒重建。
这次老屋修缮,虽没有大兴土木,但经过一番拾掇,老房子已然旧貌换了新颜。原来灰色的水泥瓦换成了枣红色的瓷瓦。屋内的墙壁镶贴了一种新建筑材料。原来的木质门窗也都换成了铝合金门窗。院子重新铺了花砖,建了花池。红绿花砖相间,构成的图案,着实给这座农家小院增加了不少亮色。临河的一面院墙过于低矮破旧已成了危墙,索性推倒进行了重砌。大门拓宽了,换了新的铁门,还增加了镶嵌琉璃瓦的铁门楼子。不过,还是留下了一点缺憾,就是院子的东墙因为属于邻居家,我家无权整修,只能保持原貌。一面乱石砌成的矮墙,影响了整体的美观,不过,女儿说这样也挺好,保留了一点旧时的容貌。
施工期间,我曾回去看过两次,因为那时还没完工,也看不出效果。后来,堂弟几乎每天都给我发一组图片,让我了解工程进度,也让我看看初步显现出的修缮效果。说实话,那些天,我像过节一样,一直处于欢愉亢奋之中,期待着这处田园小居早日建成。
早在退休前,我就曾和妻子商量过,等我们都退了休,就半城半乡地住着,这样一方面可以回归田园,重温乡村生活,守住一份乡愁,另一方面可以了解当下乡亲们的生活状态,并为下一步写作积累素材。当我把这一想法告诉朋友时,他竟然说我这是理想主义。在他看来,乡村田园生活虽好,偶尔回去小住尚可,但如果长住就不现实了,尤其是冬天,住惯了城里的暖气房,回去根本适应不了。朋友所言固然没错,我也曾考虑过这个问题,可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我的思乡之情与日俱增。我承认,早年间,因为家乡的贫穷,我曾羡慕过城里人,盼望着自己也能过上城里人的日子。那时,我的初心,抑或说梦想,就是跻身小城,成为一个拿工资、吃商品粮的城市人。而现在,我则是反过来对乡村生活充满了渴望。
其实,我在老家生活的时间并不算长。小时候,我多半是住姥娘家,直到7岁上小学时才被我爹接回我们村。后来,初高中加起来,我又在那里上了四年多时间的学。1973年10月,我进了公社机关。1976年末,我进了县城。我计算过,满打满算,我总共在村里生活了不超过十年,可尽管时间短,我对老家还是有着割舍不断的情感。我一直认为,是故乡的水土和父老乡亲养育了我,让我从山里人变成了城里人。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一个乡土情结特重的人。为了感恩故乡,这些年,我一直笔耕不辍,写了一大批反映故乡变化和乡亲当下生活的文章。然而,我自己仍感到做得还不够,没能为故乡的建设添一块砖加一片瓦,即使说我对故乡有那么一点点贡献,也仅仅是停留在文字上。
修缮房子整理院墙那些天,我叔每天都来看几回。他似乎比我还兴奋,第一时间给他孩子打电话,说我修房准备回老家住,他又多了一个可以找人聊天的地方了。我知道,人老了最怕孤独,在村里能陪我叔聊天的人越来越少了。修房那些天,邻居们也都围拢来,热情地对我和妻子说,等拾掇好就搬回来住,人老了还是住老家好。我点头称是。落叶归根,我早就等着这一天呢!当村支书的运京堂弟对我说,下一步村里计划把河东岸整理一下,砌上护坡,再搞一个绿化带,据说镇里已经立项,明年有望开工。我知道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这几年村集体投入比较大,先后修了沿河路,搞了硬化美化工程,修建了环河水渠,在响水河上筑了五座漫水桥。我想,如果明年再把东岸护坡工程完成,整条河都会靓起来。到那时,我们的村庄就更加美丽宜居了。
修缮工程终于赶在中秋节前完工了。趁着孩子们放假,我们全家一起回去了一趟。像过年一样,大家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孩子们似乎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参观完新居,便迫不急待地沿着门前上山的路疯跑。头天夜里刚下过一场小雨,正是秋水无尘、秋色撩人时。他们刚跑出去十多米便被路旁盛开的山花绊住了脚,纷纷拿出手机拍路边的牵牛花和野菊花,转而又冲向旁边的谷子地,对着金灿灿的谷子拍起来,接着又跑到不远处的山楂树下,拍满树红玛瑙似的山楂。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看着眼前的秋景,大家心里都乐开了花。其实,那一刻,我比孩子们还要高兴,因为我寻找到了乡愁。
那天,当妻子准备锁上大门时,我又朝院中影壁墙上的大红福字看了一眼,心想,我们生活在新时代的人,都是有福之人。我们在故乡又有了一个新家,到老又多了一个安乐休闲的去处。此心安处是吾乡。回归田园生活,回到故乡亲人们中间去。我和妻子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新闻推荐
晒晒你的全家福
山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山东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