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山东交通职院深化交通校企融合 走出共商共建共享产教融合新路

大众日报 2020-11-19 09:34 大字

□ 本 报 记 者 王 原

本报通讯员 牟海林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天然属性,更是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职教20条”的出台,对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出了新的目标与要求,职业院校怎么改,校企之间怎么融,山东交通职业学院以服务交通强国建设为宗旨,以打造交通校企命运共同体来破题,走出了一条“共商、共建、共享”的产教融合新路。

“职业院校只有依托行业、背靠产业、融入企业,才能办出成效,办出特色,办出一流。”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王心说。山东鲁桥建设有限公司承建雄安新区“四纵三横”区域高速公路网的重点项目,全面应用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GIS(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进行管理,疫情期间,学校32名路桥专业的学生成为BIM技术应用的骨干,解决了企业技术应用人才的急迫需求。作为山东交通运输职业教育集团的一员,鲁桥建设同学校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共制定”,活页式教材与数字化教学资源“共研发”,“双师型”教师“共培养”,为传统路桥建设智慧化升级提前贮备了技术技能人才。在交职,企业依托职教集团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从“订单班”到“工匠班”,从“学徒制”到“产业学院”多种形式全面开花,形成校企“义利”共同体,赋予校企合作新的生命力。

王心介绍,“产学研金服用”发力,校企命运共同体的活力体现在办学过程的多元参与。学校同东方祥云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建航空产业学院;联合山东省物流与交通运输协会、物联网协会、京博物流、顺丰速运等组建智慧物流产业学院;与德国宝马、大众等共建“全维”培训中心,合作共建汽车智能工程技术、汽车技术技能、汽车节能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同通达船舶有限公司实施混合所有制共建航海学院,建成江北最大的船员培训考试中心。校企结成命运共同体,实现行业标准、培养模式、技术升级、设备投入、技术转化的一体化对接。同时在省交通运输厅的支持下,依托省交通运输行业指导委员会,完善了陆、海、空、轨专业布局,停招了非交通核心专业,并对原有专业实施“云物大智”技术升级,为支持新兴交通业态发展增值赋能。

要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关键要秉持服务企业发展的宗旨,形成产教、校企资源的互通共享。在车辆工程系,宝马、大众等最新车型、最新检测维修设备由企业送到产业学院;在公路与建筑系,教研室技术服务团队进驻省内大型路桥施工现场;在机电工程系,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为企业解决精加工技术难题,波音737客机落地成为“网红”实训场。依托职教集团,一批行业工匠成为“产业教授”,一批教学骨干走进企业一线“顶岗学习”。从高端设备到师资共育,从技术服务到科技研发,校企之间形成资本、技术、知识、设施、设备和管理等要素的资源共享,形成了一批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学院党委书记陈继梦表示,立足交通、服务地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关键在校企如何“融”,如何“合”上深耕细作。交通职教命运共同体的成功,受益于“职教20条”等政策环境的向好,关键在于厘清了校企“义利”关系,实现了校企同心同向、同频共振,为服务交通事业发展,推进职教改革提供交通职教的样板。

新闻推荐

“被查”风波扰动二级市场,千亿私募高毅资产再度回应“假的”

记者龙力昨日起,高毅资产“被查”传言闹得沸沸扬扬。事件起始于11月17日16时11分,知名财经博主“投行泰山”在微博发文:“GY...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