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 今日山东> 正文

瞄准实业投行、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三大方向 信托公司战略转型的长期考量

大众日报 2020-10-28 13:17 大字

□ 贺创业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中央提出要构建国内循环为主、国内国际互促双循环新格局。信托行业恰逢转型发展岔路口,如何将自身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融入经济双循环大格局之中,有效支持实体经济,深化行业供给侧改革,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

“十四五”期间,信托业发展应坚持三个原则。坚持支持实体经济、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度转型资本市场,大力提升直接融资功能,汇集长期资金导入实体经济领域,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抓住当前居民财富增长的历史性、趋势性机遇,探索民事信托,拓展家族信托、财富管理业务的内涵外延,满足人民群众财富保值增值的需求。坚持融入现代金融体系建设,实现“标品+非标”“融资+投资”双轮驱动,努力转型成为能够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中坚力量。

经过数年探讨,信托公司转型业内已有共识,主要是实业投行、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三大方向。在实践中,这三类模式你中有我,相辅相成,形成了从资金端到资产端的闭环,是信托行业服务经济社会民生的主要模式。

实业投行业务领域,从宏观环境上看,随着金融供给侧改革的推进,银行贷款为主体的间接融资和资本市场为主体的直接融资将日益成熟完善,通过信托融资的优质项目将渐次回归银行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留给信托融资市场的微观主体可能呈现数量递减的趋势特征。但从国际经验来看,信托贷款类业务作为实体经济融资的重要补充,其业务功能的保留对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全面覆盖各类经济实体的完整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需求具有现实意义,这也是信托公司坚持“标+非标”“投资+融资”双轮驱动的逻辑所在。

资产管理业务领域,根据监管部门提出要坚持发展具有直接融资特点的资金信托,定调信托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未来方向。根据国际经验,资产管理业务与发达的直接融资市场相辅相成,弱化了金融体系对银行机构间接融资的高度依赖;资产管理业务参与主体与底层资产均类别众多,有助于推动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充分做好跨业经营准备,实现更加有韧性的金融发展。即将出台的《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为信托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的开展方式圈出重点,要求信托公司未来大力发展标品投资类业务,信托公司开展此类业务,与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相比虽起步较晚,但在某些特定方面也具备一定比较优势,应当依托过往积累渐次开展。一是要以固收类产品为基石,逐步丰富策略专业化驱动的产品线;二是大力发展TOF(Trust of Fund)业务,扬长避短,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三是将自身定位为靠近资产端的资源整合机构,灵活创新资产证券化、证券市场定增、债券承销等投行业务。

财富管理业务领域,资产管理向财富管理转型,实际上是将信托公司“以产定销”的展业理念转变为“以销定产”。信托公司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制度功能、成熟完善信托法律关系能够为客户对财产的安全性和长远性诉求提供稳定保障,因此成为境外财富管理业务使用最多的制度工具。未来,信托公司开展财富管理业务,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资产配置能力,还需要具备了解客户需求并将其类型化标准化的能力,以及个性化定制化方案的设计能力;不仅能够从全市场评估、筛选匹配的产品,建立起丰富的产品库,还需要具备税收筹划、法律技术应用等综合服务能力,从而不断拓展民事信托、家族信托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家族代际传承观念的纵深发展。

信托公司的转型目标是构建核心竞争能力,包括战略规划能力、投资研究能力、文化软实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信托文化即是信义文化,核心内容是忠实义务和勤勉义务,突出特征是受托人能够对涉及委托人利益的事务行使自由裁量权。信义文化围绕投资者保护展开,推动信托公司从靠近资产端的资产管理机构逐步向靠近资金端的财富管理机构转型,在信托产品的设立、推介、管理、收益分配、清算等各个环节提高尽职履责水平,以“卖者尽责”为根基推动“买者自负”。(作者系山东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

新闻推荐

日照日报社采访终端设备采购项目招标公告

根据事业发展需要,日照日报社拟面向社会招标采购一批采访终端设备,现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一、项目名称:日照日报社采访终...

山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山东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